古冢漂流更何有

出自:清代·何绍基《题吴子苾襄阳唐志拓本》

拼音:[gǔ][zhǒng][piāo,piǎo,piào][liú][gēng,gèng][hé,hē,hè][yǒu,yòu]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忆昔戊子冬十月,舟行瑟缩抵樊口。
芒鞋徒步叩郡阁,骑马携朋陟岘首。
诸葛羊杜莽销歇,万古斜阳照杯酒。
归途却过鹿门院,空堂断坡垂古柳。
眼明忽见唐两碣,俨若彝釴森左右。
西城梁君夏侯氏,词翰流传均不朽。
细扪尘壁仞题字,知是吴君手蒐取。
波涛莽齧失堆陇,文字突出灿星斗。
使君为我屡吁唶,襄州近事君谂否。
江堤坏自十年来,神沙恒见白日走。
高楼大屋化浮槎,古冢漂流更何有
安得人人似吴君,功同掩髂意长久。
咄嗟拓赠呼毡椎,閟匿收藏俪琼玖。
五秋历录长相忆,一笑长安乍携手。
金石恢我眼中福,风论妙参霞外友。
今日何日烟雨冷,入门告君以重九。
菊花琐屑君不嫌,破帽欹斜吾岂偶。
古光空复绚苏斋,春艇回思探越纽。
却还视我襄上拓,记忆夙昔神斗擞。
云空雨歇诗梦寒,叹息当年贤太守。

查看原文

注释

【漂流】1.浮在水面上随流水而动:漂流长江|沟水漂流锦片残。 2.漂泊:漂流他乡|万里漂流远,三年问讯迟。 3.即“风洋流”(932页)。
【何有】1.有什么。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 8.哪里有,岂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古】

古【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

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冢】

冢【子集下】【冖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知隴切《集韻》《韻會》展勇切,音塚。《說文》高墳也。《徐曰》地高起,若有所包也。《釋名》腫也。象山頂之高腫起。

大也。《周禮·天官》乃立天官冢宰。《註》冢宰,大宰也。《爾雅·釋詁》冢,大也。《疏》冢者,封之大也。

山頂也。《爾雅·釋山》山頂,冢。《疏》小雅山冢崒崩。毛傳,山頂曰冢。

封土爲社。《玉篇》大社也。《詩·大雅》乃立冢土。《註》大社封之高于他社,故曰冢土也。

墓之墳者亦曰冢。《周禮·春官·冢人註》冢,封土爲丘壠,象冢而爲之。《疏》山頂曰冢,故云象冢而爲之也。《玉篇》鬼神舍也,高墳也。《正韻》通作塚。

【漂】

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匹消切《集韻》《韻會》《正韻》紕招切,音飄。《說文》漂,浮也。《書·武成》血流漂杵。

動也。《前漢·中山靖王傳》衆煦漂山。

與飄同。《詩·鄭風》風其漂女。《傳》漂猶吹也。

漂漂,高飛貌。《賈誼·弔屈原賦》鳳漂漂其高逝。

寒也。《馬融·長笛賦》正瀏漂以風洌。《註》瀏漂,淸涼貌。

《杜篤·論都賦》漂槩朱崖。《註》漂槩,謂摩近之也。

《集韻》遙切,音猋。與瘭同。疽病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水名。《山海經》隗山南有山,漂水出焉。《註》漂,音票。

漂撇,餘響少騰相擊之貌。《王褒·洞簫賦》吟氣遺響,聯緜漂撇。

《集韻》匹沼切,音縹。義同。

浮也。《說文》本作。

【流】

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韻補》叶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叶力救切,音溜。《博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