孱躯受炎熇

出自:元代·黄镇成《畏日》

拼音:[chán,càn][qū][shòu][yán][hè,xiāo]

平仄:平平仄平平

畏日不肯没,秋暑过于夏。
孱躯受炎熇,感疾未能瘥。
金钱买药裹,寝处不遑暇。
每怀逃林泉,无地安茅舍。
南山在绝顶,佛屋古松下。
流水挟双涧,清飙拂崇榭。
我欲往从之,僧榻仍可借。
俯观尘世中,挥手一高谢。

查看原文

注释

【孱躯】衰弱的身躯。
【炎熇】1.亦作"炎?"。亦作"炎歊"。 2.暑热。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孱】

孱【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士連切《集韻》《韻會》《正韻》鋤連切,音潺。《說文》迮也,从孨在尸下。一曰呻吟也。《玉篇》弱也。《廣韻》劣也。《史記·張耳傳》趙相貫高曰:吾王,孱王也。《註》孟康曰:冀州人謂愞弱爲孱。

《集韻》昨閑切。窄也。

子仙切,音煎。窘也,孱蹙也。今俗有孱蹙語。

《玉篇》《集韻》士限切,音棧。孱陵,古地名。《前漢·地理志》在武陵郡。

與巉通。《司馬相如·大人賦》放散畔驤以孱顏。《註》孱顏,卽巉巖。《蘇軾詩》攝衣步孱顏。《註》山額曰顏。

【躯】

軀【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

《韻補》叶祛尤切。《楊方·合歡詩》同聲好相應,同氣自相求。我情與子親,譬如影追軀。

【受】

受【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壽。《說文》相付也。《玉篇》得也。《易·旣濟》實受其福。《詩·大雅》受天之祜。

承也。《李適之法觀禪師銘》孰承最上,密受居多。

盛也。《杜甫詩》野航恰受兩三人。

容納也。《論語》君子不可以小知,而可大受也。

《正字通》神呪切,收去聲。《詩·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叶下昊。昊,許切。○按受字《韻書》無去聲。

叶音暑。《張衡·誚靑衣賦》晏嬰潔志,不顧景女。乃雋不疑,奉霍不受。《韻會》毛氏曰:从音胡到切,下从丈。

【炎】

炎【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于廉切《韻會》疑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說文》火光上也。《玉篇》熱也,焚也。《書·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

《洪範》火曰炎上。

《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熏也。《詩·大雅》赫赫炎炎。

《吳語》日長炎炎。《註》進貌。

《正韻》熾也。

《禮·月令》其帝炎帝。《註》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

《呂氏春秋》南方曰炎天,東北曰炎風。

《集韻》《類篇》于凡切,槏平聲。義同。

《類篇》徒甘切,音談。美辨也。《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註》美盛貌。

《集韻》以贍切,音豔。《史記·司馬相如傳》獲耀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註》覩日月末光殊絕之用,以展其官職。

通焰。《前漢·五行志》人之所忌,其氣炎以取之。《蔡邕·釋誨》懼煙炎之毀熸。

《列子·湯問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註》炎去聲。《集韻》本作爓。亦同燄。◎按說文、玉篇、類篇、炎字俱自爲部。

【熇】

熇【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火酷切《集韻》《韻會》呼酷切,音臛。《說文》火熱也。《玉篇》熾也,燒也。《廣韻》熱貌。《詩·大雅》多將熇熇,不可救藥。《傳》熇熇然,熾盛也。《疏》熇熇,是氣熱之盛,故爲熾盛也。

《唐韻》火屋切《集韻》《韻會》《正韻》呼木切,。義同。《韻會》或作歊。

《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音郝。與謞同。《爾雅·釋訓》謞謞,崇讒慝也。《疏》引《詩》多將熇熇,多行慘毒之惡。謞熇音義同。《釋文》謞虛各切。

《集韻》虛嬌切,音囂。炎氣也。或作喬。

虛交切,音虓。本作灱。暴也。詳灱字註。

《集韻》《類篇》苦浩切,音考。《集韻》本作燺。燥也。詳燺字註。

口到切,音犒。煏也。或作焅。詳焅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