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若惧凌挫

出自:宋代·文同《新霜》

拼音:[yǒu,yòu][ruò,rě][jù][líng][cuò]

平仄:仄仄仄平仄

新霜著庭树,叶下如猛剉。
萧然物容改,有若惧凌挫
砌下丹橘落,墙边紫榴破。
精光竹劲健,沮丧柳怯懦。
览景惜向暮,感时惊忽过。
胜事实可乐,闲愁本堪唾。
何当共佳客,对此酌香糯。

查看原文

注释

【有若】如同﹐好像。
【凌挫】欺凌;摧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若】

若【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弱。《說文》若,擇菜也。

《玉篇》杜若,香草。《楚辭·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夢溪筆談》杜若,卽今之高良薑。

順也。《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

汝也。《儀禮·士昏禮》勗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晉語》晉文公謂勃鞮曰:爾爲惠公從余于渭濵,命曰三日,若宿而至。

如也。《書·盤庚》若網在綱。

乃也。《周語》必有忍也,若能有濟也。

語辭。《儀禮·士相見禮》君若降送之,則不敢顧。《疏》若者,不定之辭也。

《前漢·武帝紀》民年九十以上,爲復子若孫。《註》若者,豫及之辭也。

若若,垂貌。《前漢·石顯傳》印何纍纍綬若若耶。

《莊子·秋水篇》向若而歎。《註》若,海神。

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

若木。《淮南子·地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楚辭·天問》若華何光。《註》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華乎。

水名。《水經注》若水東南流,鮮水注之。

姓。《正字通》漢下邳相若章。

《廣韻》人者切,音惹。乾草也。

般若,梵語謂智慧也。《晉書·曇霍傳》霍持一錫杖,令人跪,曰:此是波若眼。

《韻會》浮屠所居,西域謂之蘭若。《柳宗元文》蘭若眞公。《註》官賜額者爲寺,私造者爲招提、蘭若。

人賒切,音婼。蜀地名。《前漢·地理志》若屬南郡,春秋傳作鄀。《唐韻古音》讀汝三略,尊相若,强弱相虜。古人讀若字爲汝,故傳記之文,多有以若爲汝者。《史記·項羽本紀》云:吾翁卽若翁,《漢書》云吾翁卽汝翁,此可據也。

【惧】

懼【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愳音具。《說文》恐也。从心瞿聲。或省作瞿。

《集韻》俱遇切《正韻》居遇切,音屨。《集韻》無守貌。

《集韻》懽俱切,音劬。亦恐也。《前漢·惠帝贊》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東方朔傳》吳王懼然易容。

【凌】

凌【子集下】【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正韻》離呈切,音陵。《廣韻》冰凌。《風俗通》積冰曰凌。《詩·豳風》三之日納于凌隂。《周禮·天官·凌人註》凌,冰室也。《前漢·高帝紀》未央宮凌室。《註》師古曰:凌室,藏冰之室。

《史記·秦始皇本紀》陵水經地。《註》陵作凌,猶歷也。

《前漢·揚雄傳》虎豹之凌遽。《註》師古曰:凌,戰慄也。

《集韻》《韻會》里孕切,陵去聲。冰也。

【挫】

挫【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則臥切《集韻》《韻會》《正韻》祖臥切,音䟶。《說文》摧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凡揉牙,外不廉而內不挫。《註》挫,折也。《孟子》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史記·酷吏傳》蜀守馮當暴挫。《註》暴虐以挫人。

《集韻》徂臥切,音座。搦也,捉也。《楚辭·招䰟》挫糟凍飮,酎淸凉些。《註》捉去其糟,但取淸醇也。

祖加切,匝平聲。亦折也。《考工記》內不挫,李軌讀。

臧戈切,䟶平聲。案也。《莊子·人閒世》挫鍼治繲。

《韻會》千臥切《正韻》寸臥切,與剉同。折傷也。《增韻》刴斫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