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儿尚狎恰

出自:宋代·苏舜钦《检书》

拼音:[cán][ér][shàng][xiá][qià]

平仄:平平仄平仄

烦心思所持,屏事入小阁。
踾扑下尘梁,侈哆张败笈。
雨烂百数番,虫食三四筴。
轩昂醉墨闹,纤悉新书杂。
鱼子或破碎,蚕儿尚狎恰
快心伯长文,跋尾清臣拓。
幼辞反知进,故句时自惬。
坠亡多玩爱,存聚必券帖。
疏密交及戚,前后生与?。
诲束俨父师,寒暑怖儿妾。
谑浪笑忽还,私昵情再接。
怆事涕涔涔,悯时叹??。
一饷诚寂寞,千里遽会合。
游心到句甬,开眼见苕霅。
京华历历复,节物匆匆涉。
恍尔惊异方,遁去乃几腊。
回头厌襞积,举体觉疲薾。
东阁聊欠伸,梦断风一飒。

查看原文

注释

【蚕儿】蠹鱼的别称。
【狎恰】密集﹑拥挤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蚕】

蚕【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正韻》。絲蟲也。《說文》任絲也。《詩·豳風》蠶月條桑。《書·禹貢》桑土旣蠶。《淮南子·天文訓》蠶珥絲而商絃絕。《博物志》蠶三化,先孕而後交,不交者亦產子。《爾雅翼》蠶之狀,喙呥呥類馬,色斑斑似虎。初拂謂之蚝,以毛掃之,蠶尚小,不欲見露氣。桑葉著懷中令暖,然後切之得氣,則衆惡除也。《酉陽雜俎》食而不飮者蠶。

原蠶。《埤雅》再蠶謂之原蠶,一名魏蠶,今以晚葉養之。

紅蠶。蠶足於葉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蠶已老,則紅,故謂之紅蠶。

野蠶。《後漢·光武紀》野蠶成繭,被于山阜。

華蠶。《述異記》園客種五色香草,啖華蠶,得繭一百二十枚,大如甕。

《本草》石蠶,一名沙蝨,乃東澗水中細蟲。

雪蠶,生隂山及峨嵋山,北人謂之雪蛆。

金蠶,屈如指環,食故緋帛錦,如蠶之食葉也。

蠶室。《晉書·禮志》皇后親乗車東郊苑中蠶室祭蠶神。

蠶神。《爾雅翼》今蠶神曰苑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人名。《成都記》蠶叢氏,蜀君也。

地名。《前漢·地理志》蜀郡蠶陵。《國名記》彭之遵縣有蠶厓。

蠶繭,草名。《本草》治腫脹。

【儿】

儿【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韻會》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

《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

《韻會》男曰兒,女曰嬰。

《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

《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韻會》姓也。漢有兒寬。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音霓。姓也。《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

《韻會》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兒)

【尚】

儻【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20画

《唐韻》他朗切《集韻》《韻會》坦朗切《正韻》他曩切,湯上聲。倜儻,卓異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俶儻瑰瑋。《前漢·史丹傳》儻蕩不備。《註》豁達也。

《關尹子·一宇篇》心儻儻,物迭迭。《註》儻儻,猶儃儃。

或然之辭。儵忽不可期也。《莊子·天地篇》儻乎若行,而失道也。《繕性篇》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也。

《莊子·天下篇》時恣縱而不儻。《註》儻,苟也。

《韻會》通作黨。《前漢·董仲舒傳》黨可得見乎。《揚雄傳》黨鬼神可也。本作儻。俗作倘。

【狎】

狎【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廣韻》胡甲切《集韻》《類篇》《韻會》轄甲切,音匣。《廣韻》習也。《說文》犬可習也。从犬,甲聲。《爾雅·釋詁》狎,習也。

《釋言》甲,狎也。《註》謂習狎。《禮·曲禮》賢者,狎而敬之。《註》狎,近也,習也。謂附而近之,習其所行也。《周語》未狎君政。

《玉篇》易也。《書·泰誓》狎侮五常。《傳》輕狎五常之敎。《疏》狎,慣忽之言,慣見而忽也。《左傳·昭二十年》水懦弱,民狎而玩之。《註》狎,輕也。《穀梁傳·莊十七年》齊人殲焉,此謂狎敵也。《昭二十一年》不狎鄙。

更也。《左傳·襄二十七年》且晉楚狎主諸侯之盟也久矣。《疏》更代主諸侯之盟也。

《神異經》八荒之中有毛人焉,名髥公。俗曰髥麗。一名髥狎。小兒髥狎可畏也。《玉篇》亦作狹。

【恰】

恰【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苦洽切《集韻》《韻會》乞洽切,音搯。《說文》用心也。

恰恰,鳥鳴聲。《杜甫詩》自在嬌鶯恰恰啼。

適當之辭。《杜甫詩》野航恰受兩三人。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