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送渭州

出自:宋代·苏舜钦《哭师鲁》

拼音:[liù,lù][yuè][sòng][wèi][zhōu]

平仄:仄仄仄仄平

前年子渐死,予哭大江头。
今年师鲁死,予方旅长洲。
初闻尚疑惑,涕泪已不收。
举杯欲向口,荆棘生咽喉。
忆初定交时,后前穆与欧。
君颜白如霜,君语清如流。
予年又甚少,学古众所羞。
君欲举拔萃,声耦日抉搜。
不鄙吾学异,推尊谓前修。
今踰二十年,迹远心甚稠。
后会国南门,夜谈雪满楼。
青灯照素发,酒阑气益遒。
昨君握兵柄,节制关外侯。
予才入册府,俄作中都囚。
飞章立辨雪,危言动前旒。
时虽不见省,凛凛压众媮。
旋闻君下狱,六月送渭州
渭州旧治所,昔拥万貔貅。
堂中坐玉帐,堂下森蛇矛。
令严山石裂,恩煦春色浮。
衅生无根芽,众言起愆尤。
返来入狴犴,吏对安可酬。
法官巧追拍,刺骨不肯抽。
削秩贬汉东,驱迫日置邮。
穷途无一簪,百口谁相赒。
诸子继死亡,清血渍两眸。
贸然几丧明,愤苦结不瘳。
君性本刚峭,安可小屈柔。
暴罹此冤辱,苟活何所求。
人间不见容,不若地下游。
又疑天憎善,专与恶报仇。
二坚潜膏肓,众鬼来揶揄。
弃局奔南阳,后事得所投。
心胆尚卓荦,精明已弥留。
生平经纬才,萧瑟掩一丘。
青天自茫茫,长夜何悠悠。
万物孰不死,死常在严秋。
君齿方盛壮,众期树风猷。
二边方横猾,四海皆疮疣。
斯时忽云亡,孰为朝廷忧。
予方编吴氓,日自亲锄耰。
无缘匍匐救,兀兀空悲愁。
时思庄生言,所乐唯髑髅。
物理不可诘,此说诚最优。

查看原文

注释

【六月】《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宣王北伐也。"《国语.晋语四》:"秦伯赋《六月》。"韦昭注:"《六月》﹐道尹吉甫佐宣王征伐﹐复文武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重耳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六】

六【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力竹切《正韻》盧谷切,音陸。《說文》易之數,隂變于六,正于八。《玉篇》數也。《增韻》三兩爲六,老隂數也。

國名。《左傳·文五年》楚人滅六。《史記·黥布傳》布者,六人也。《註》索隱曰:地理志,廬江有六縣。蘇林曰:今爲六安也。

叶錄直切,音近力。《前漢·西域敘傳》總統城郭,三十有六。修奉朝貢,各以其職。

【月】

月【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送】

送【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

《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

《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

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

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

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玉篇》籀文作。

【渭】

渭【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于貴切,音胃。水名。《春秋·說題辭》渭之爲言布也。《說文》水出隴西首陽渭首亭南谷。《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浸渭洛。《書·禹貢》導渭自鳥䑕同穴。

州名。《廣韻》秦始置隴西郡,後魏置渭州。《廣輿記》今爲鞏昌府。

府有通渭縣。

渭源縣,屬臨洮。渭南縣,屬西安。

濩渭,衆波聲。《木華·海賦》瀖泋濩渭。

《埤蒼》沸渭,不安貌。《王褒·洞簫賦》若雷霆輘鞫,佚豫以沸渭。

【州】

州【寅集中】【巛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周。《說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从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疇也,各疇其土而主之。《廣雅》州,殊也,浮也。《春秋·題辭》州之爲言殊也。《釋名》州,注也。郡國所注仰也。《玉篇》九州也,時也,宮也,居也。《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爲幽州幷州。分靑州爲營州。《疏》禹貢治水之時猶爲九州,今始爲十二州。左傳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則禹登王佐,還置九州,其名蓋如禹貢。《禹貢》冀、兗、靑、徐、荆、揚、豫、梁、雍。《周禮·夏官》九州:揚、荆、豫、靑、兗、雍、幽、冀、幷。《爾雅·釋地》冀、豫、雝、荆、揚、兗、徐、幽、營,九州。《疏》禹貢有靑徐梁,無幽幷營,是夏制。周禮有靑幷幽,無徐梁營,是周制。此有幽徐營而無靑梁幷,疑是殷制也。《史記·孟子傳》騶衍言中國名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爲州數。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

《周禮·地官》五黨爲州。《註》州二千五百家。《論語》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國名。《春秋·桓五年》州公如曹。《傳》淳于公如曹。《註》淳于,州國所都。城陽淳于縣也。《括地志》密州,安丘縣東三十里古州國,周武王封爲淳于國。

邑名。《左傳·昭三年》鄭伯如晉,公孫段相晉侯,曰:子豐有勞於晉,余聞而弗忘,賜女州田。《註》州縣,今屬河內郡。

《春秋·成七年》吳入州來。《註》楚邑,淮南下蔡縣。

《史記·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納州於秦。《註》南郡有州陵縣。

姓。《左傳·襄二十一年》州綽出奔齊。《註》晉大夫。

《爾雅·釋畜》白州驠。《註》州,竅。《疏》謂馬之白尻者也。

與洲通。◎按《說文》引《詩·周南》在河之州,今文作洲,古通。

叶專於切,音朱。《易林》鸇鳩徙巢,西至平州。遭逢雷電,霹我葺廬。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