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然高举远取而穷追

出自:宋代·司马光《送伊阙王大夫歌》

拼音:[xuān][rán][gāo][jǔ][yuǎn,yuàn][qǔ][ér][qióng][zhuī,duī]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于嗟古之道邈既远兮,日陵夷而就衰。
群儒角逐异端竞进兮,圣涂榛枳幽昧而难知。
君独耻从众人之后兮,轩然高举远取而穷追
拨去虹蜺汛扫氛浊兮,廓然乃得睹夫朝曦。
授邑于雒之南兮,始者既学今得而施。
归风俗于醇厚兮,又何西门卓鲁之足为。
消奸化桀折牙杜蘖兮,寂不知其所之。
何者为令之德兮,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菽粟露积牛羊被野兮,百里独比于太古之时。
予愿解冠弃佩兮,受一廛于伊之野。
蓑身笠首兮,同邑民以熙熙。

查看原文

注释

【轩然】1.高昂貌。 2.笑貌。 3.高涌貌。
【高举】高高地举起:~火把丨 他~着奖杯向观众致意。
【穷追】1.连续追击。 2.彻底追究。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轩】

軒【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虛言切,音掀。《說文》曲輈轓車也。《徐曰》載物則直輈。軒,大夫以上車。轓,兩旁壁也。《左傳·閔二年》鶴有乘軒者。《註》軒,大夫車。《又》歸夫人魚軒。《註》魚軒,夫人車。

《定九年》與之犀軒。《註》犀軒,卿車。夫人車以魚爲飾,卿車以犀皮爲飾也。

車前高曰軒,前下曰輊。《詩·小雅》戎車旣安,如輊如軒。《註》輊,車覆而前也。軒,車却而後也。《後漢·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註》言爲人無所輕重也。

檐宇之末曰軒。《左思·魏都賦》周軒中天。《註》周軒,長廊有窗而周迴者。

殿堂前檐特起曲椽無中梁者亦曰軒。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臺,曰臨軒。《前漢·史丹傳》天子自臨軒檻。《註》軒檻,欄版也。

軒縣,樂縣也。《周禮·春官·小胥》諸侯軒縣。《註》軒縣三面,其形曲,故又謂之曲縣。

笑貌。《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天祿外史》韓王軒然仰笑。

舞貌。《淮南子·道應訓》軒軒然迎風而舞。

自得之貌。《唐書·孔戣傳》軒軒自得。

與憲通。《禮·樂記》致右憲左。《註》憲讀爲軒,足仰也。

黎軒,國名。《史記·大宛傳》北有奄蔡、黎軒。《註》國在西海之西。

姓。黃帝號軒轅,後因爲氏。

軒丘,複姓。梁相軒丘豹。

《集韻》《韻會》許建切,音憲。《禮·內則》麋鹿田豕,麕皆有軒。《註》切肉大如藿葉也。

《集韻》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漢·功臣表》衆利侯伊卽軒。

《集韻》許偃切,音幰。車軾。

《篇海》呼旱切。與䍐通。人名。鄭有軒虎。

叶許斤切,音欣。《陸雲·夏府君誄》丘園靡滯,鸞驥憑軒。豈方伊類,捉髮躬勤。

【然】

然【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如延切,音䔳。《說文》燒也。《註》徐鉉曰俗作燃。蓋后人增加。《孟子》若火之始然。《管子·弟子職》蒸閒容蒸,然者處下。《文劉績曰》古者,束薪蒸以爲燭。蒸,細薪也。稍寬其束,使其蒸閒可各容一蒸,以通火氣。

使已然者居下,未然者居上,則火易然也。《集韻》通作䕼。

《玉篇》許也,如是也。譍言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爲然諾者也。

《廣韻》語助。《禮·檀弓》歲旱,穆公召縣子而問然。《註》然之言焉也。

《廣韻》如也。《詩·邶風》惠然肯來。《禮·檀弓》貿貿然來。

承上接下語。《禮·曲禮》然後客坐。

《檀弓》然則盍行乎。《文王世子》然而衆知父子之道矣。

《禮·祭義》國人稱願,然曰:幸哉有子如此。《註》然猶而也。

果然,獸名。《周禮·春官·巾車》然。字註。

率然,蛇名。《孫子·九地篇》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連然,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連然有鹽官。

燕然,山名。《前漢·匈奴傳》至速邪烏燕然山。

姓。《左傳》楚然丹。鄭然明。

叶而鄰切,音人。《劉向·列女贊》齊女傅母,防女未然,莊姜亦材,卒能脩身。《馬融·東巡頌》散齊卽畢,越翼良辰,棫槱增積,烈火燔然。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举】

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也。一曰輿也。《徐曰》輿輦。《增韻》扛也。

挈也。《廣韻》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觴白眼望靑天。

《增韻》立也。《左傳·文元年》楚國之,立也。

言也。《禮·曲禮》主人不問,客不先。

《雜記》過而,猶言也。

動也。《楚語》夫事君者,不爲外內行,不爲豐約。

《韻會》稱也,揚也,拔也。《禮·檀弓》所之於君,以爲大夫土也。

《儒行》懷忠信以待,力行以待取。

皆也。《左傳·哀六年》君書其數。

合也。《史記·刺客傳》韓門扣頭,以向空坐。

行也。《周禮·地官·師氏》凡祭祀賔客,會同喪紀,軍旅王,猶行也。

起也。《晉語》王,興起之王。

《詩·大雅》靡神不,猶宗也。

《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然後天子食,日。

《儀禮·特牲饋食禮》嗣,猶飮也。

《周禮·地官·司門》凡財物,犯禁者之,沒入官。

《司關》凡貨不出于關者,其貨。《註》從私道出避稅者,則沒其財。

鳥飛也。《論語》色斯。

《儀禮·特牲饋食禮》乃食食。

唐人舉止端麗曰江南子。

《小爾雅》二十四銖曰兩,兩有半曰捷,倍捷曰,三兩。

姓。出《姓苑》。

木名。《山海經》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北望河林,其狀如蒨如,櫸柳,大者連抱數仞。

獸名。《山海經》崇吾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文,臂豹虎而善投,名曰父也。

地名。《春秋·定四年》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于柏,楚地。

山名。《山海經》讙之山。

《集韻》《韻會》《正韻》。《註》叶去聲。

《集韻》羊諸切,音余。對舉也。

【远】

遠【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

《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

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俗作逺。

【取】

取【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

《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

《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

《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

《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

《集韻》《韻會》《正韻》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爲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

《正韻》索也。《詩·小雅》如酌孔取。《箋》謂度所勝多少。

《六書本義》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

《古文奇字》朱謀㙔曰:古文取,疑當从与聲。人與而我取也。

【而】

而【未集中】【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也。

《玉篇》語助也。《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書·洪範》而康而色。《傳》汝當安汝顏色。

《詩·小雅》垂帶而厲。《箋》而亦如也。

《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箋》而,猶與也。

《禮·檀弓》而曰然。《註》而,猶乃也。

《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論語》學而時習之。

《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韻會》發端之辭也。

《集韻》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穷】

窮【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

《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

【追】

追【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陟隹切《集韻》《韻會》中葵切,音䨨。《廣韻》隨也。《增韻》逮也。《玉篇》送也。《詩·周頌》薄言追之。《註》謂已發上道而追送之也。《前漢·韓信傳》公無所追。追,信詐也。

《說文》逐也。《周禮·秋官·士師》掌鄕合,以比追胥之事。《註》追,追也。《左傳·莊十八年》追戎于濟西。

《玉篇》及也,救也。《書·五子之歌》雖悔可追。《註》言雖欲攺悔,其可及乎。《論語》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左傳·襄九年》圍宋彭城,非宋地,追書也。《註》追書者,其地已非宋有,追使屬宋也。

凡上溯已往曰追。《詩·大雅》聿追來孝。《左傳·成十三年》追念前勳。

遂非曰追非。《前漢·五行志》歸獄不解,兹謂追非。《註》謂歸過于民,不罪己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國名。《詩·大雅》其追其貊,奄受北國。

《集韻》《韻會》《正韻》都雷切,音堆。《玉篇》治玉名。《周禮·天官·追師註》追,治玉石之名。《詩·大雅》追琢其章。

毋追,冠名。《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釋文》上音牟下多雷反。

鐘紐。《孟子》以追蠡。

《字彙補》旬爲切。與隨通。《楚辭·离騷》背繩墨以追曲兮。《註》追,古與隨通。

叶馳僞切,音墜。《司馬相如·上林賦》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先後陸離,離散別追。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