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汎其流

出自:先秦·诗经《国风·邶风 柏舟》

拼音:[yì][fàn][qí,jī][liú]

平仄:仄仄平平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查看原文

字义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汎】

汎【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孚梵切,音氾。《說文》浮貌。一曰任風波自縱也。《詩·邶風》亦汎其流。《傳》汎汎其流,不以濟渡也。《左傳·僖十三年》秦輸粟於晉,命之曰汎舟之役。

汎灑也。《班固·東都賦》雨師汎灑。

《揚子·方言》汎剽,輕也。《左思·魏都賦》過以汎剽之單慧,歷執古之醇聽。

水名。《水經注》水出梁州閬陽縣,魏遣夏侯淵與張郃下巴西,進軍宕渠,劉備軍汎口,卽是水所出也。汎水又東逕汎陽縣故城南,東流注於沔,謂之汎口。

《山海經》發爽之山,汎水出焉,南流注于渤海。

鄕名,在琅邪郡不其縣,後漢卓茂封汎鄕侯。

《廣韻》房戎切《集韻》《韻會》符風切《正韻》扶中切,音馮。亦浮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汎淫泛監。

《集韻》扶法切,音乏。汎。《玉篇》同渢,今爲汎濫字,通作泛。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流】

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韻補》叶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叶力救切,音溜。《博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