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照龙钟人倚闾

出自:明代·张煌言《余自丙戌蹈海,奉违家君定省已四载矣。兹待罪军次,每一念至,为之黯然 其一》

拼音:[dú][zhào][lóng][zhōng][rén][yǐ][lǘ]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猎火年年急羽书,飘零子舍竟何如!不因阃外惊投袂,那见庭前叹绝裾!燕语空梁泥自落,鹃啼细柳血应枯。
遥知今夜关山月,独照龙钟人倚闾

查看原文

注释

【独照】谓独到的眼光;独特的认识。
【龙钟】〈书〉身体衰老、行动不灵便的样子:老态~。
【钟人】周代掌钟鼓奏乐之人。
【倚闾】1.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殷切。 2.即倚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独】

獨【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

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

獨字註。

《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

山名。《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

《廣韻》複姓有獨孤氏。《後魏書》西方獨孤渾氏,後攺爲杜氏。

姓。《正字通》明獨立,獨善。

【照】

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龙】

龍【亥集下】【龍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竜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

《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

《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姓。漢有龍且。

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

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廣雅》龍,君也。

《廣韻》通也。

《玉篇》寵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玉篇》和也,萌也。

《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

【钟】

鐘【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職容切《集韻》《韻會》諸容切,音鍾。《說文》樂鐘也。《廣韻》世本曰:垂作鐘。《釋名》鐘,空也。內空受氣多,故聲大也。《詩·周南》鐘鼓樂之。

《韻會》律名,黃鐘十一月,夾鐘二月,林鐘六月,應鐘十月。◎按《周》《禮》皆作鍾,古字通用。互詳前鍾字註。

地名。《春秋·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鐘。《註》夫鐘,郕地。

山名。《廣輿記》鐘山屬金陵。《集韻》或作銿。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倚】

倚【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於綺切《集韻》巨綺切《韻會》《正韻》隱綺切,音輢。因也。《老子·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左傳·昭五年》薳啓彊曰:設机而不倚,爵盈而不飮。

恃也。《前漢·韓信傳》百姓罷極怨望,容容無所倚。

偏也,側也。《禮·問喪》居于倚廬。

倚瑟,合曲也。《前漢·張釋之傳》愼夫人倚瑟而歌。今塡詞家謂之倚聲。

姓。楚左史倚相之後。

《正韻》於戲切,音意。義同。

《集韻》與奇同。《荀子·修身篇》倚魁之行。《註》引《揚子·方言》:秦晉之閒,凡物體不具謂之倚。

《莊子·天下篇》南方有倚人焉,曰黃繚。音義同畸。《六書故》偏頗依倚,聲義近而微不同。頗甚於偏,倚力於依,察聲之廣陿輕重,義可知也。凡文各有義,以彼喻此,終不親切。《說文》依倚互相釋,此類甚多,蓋無所取之,取諸近似而已。

【闾】

閭【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臚。《說文》里門也。周禮五家爲比。五比爲閭。閭,侶也。二十五家相羣侶也。《書·武成》式商容閭。《傳》式其閭巷。《禮·內則》與其得罪於鄕黨州閭。《註》二十五家爲閭。《戰國策》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註》閭里,中門也。《後漢·班固傳》閭閻且千。《註》字林曰:閭里,門也。

門名。《左傳·襄十八年》州綽門於東閭。《註》齊東門。《穀梁傳·成元年》客不說而去,相與立胥閭而語。《註》胥閭,門名。《釋文》閭,力居反。

仙所居。《史記·孝武紀》石閭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閭也。

亭名。《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註》高平南,平陽縣西北有顯閭亭。

古官名。《周禮·地官·閭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離騷序》屈原與楚同姓,仕於懷王,爲三閭大夫。《史記·屈賈傳註》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

石名。《五音集韻》尾閭。司馬云: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在扶桑東,一名沃焦。一石,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海水注者無不燋。

山名。《爾雅·釋地》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註》醫無閭,山名。今在遼東。

《揚子·方言》舟首謂之閤閭。《註》今江東呼船頭屋謂之飛閭是也。

劒名。《荀子·性惡篇》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註:《新序》曰:辟閭、巨闕,天下之良劔也。

《五音集韻》草名。狀如艾蒿。《前漢·司馬相如傳》奄閭軒于。《註》奄閭,蒿也。子可治疾。

《正韻》閭,木名。《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註》仁頻、幷閭俱註作椶。然攷之櫚皮作索,則椶應屬幷閭,仁頻作梹榔也。

《集韻》獸名。如驢,一角,岐蹄。《山海經》縣雍之山,其獸多閭麋。《註》郭曰,閭卽羭也。似驢而岐蹄,角如麢羊。一名山驢。

美女。《戰國策》閭姝、子奢莫如媒兮。《註》閭姝,荀子作閭娵。韋昭云:梁王魏翟之美女。

姓。《左傳·定十一年》宗子陽與閭丘明相厲也。《前漢·藝文志》閭丘子十三篇。《註》魏人。《正字通》將閭、閭葵,皆複姓。漢唐君:處士閭葵班。

人名。《史記·秦本紀》吳王闔閭。《前漢·武帝紀》東夷薉君南閭等。《註》南閭者,薉君之名。《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俞閭侯。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