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寘之祝融之汪

出自:宋代·杨万里《延陵怀古三首 其三 东坡先生》

拼音:[dàn][zhì][zhī][zhù][róng][zhī][wāng]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吹赤壁之月笛兮,瞻黄州之雪堂。
弹湘妃之玉瑟兮,织天孙之锦裳。
招先生其来归兮,何必怀眉山之故乡。
历九州而犹隘兮,诞寘之祝融之汪
酌乳泉以当醴兮,餐荔子以为粮。
葺榕叶以作屋兮,托桄榔之荫以为堂。
驱海涛以入砚滴兮,挽南斗文星于笔铓。
昌黎兮欧阳,视先生兮雁行。
韫不泄兮忠愤,炯不掩兮文章。
乞镜湖兮九关,营菟裘兮是邦。
予之来兮云暮,与先生兮相望。
视履迹兮焉在,问故宫兮就荒。
俯仰兮永怀,渺山川兮苍苍。

查看原文

注释

【祝融】1.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 3.传说中的古帝。 4.峰名。衡山的最高峰。据《路史》云,祝融葬衡山之阳,是以名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诞】

誕【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徒旱切《集韻》《韻會》蕩旱切《正韻》徒亶切,音袒。《說文》詞誕也。《徐曰》妄爲大言也。《廣韻》欺也。《書·無逸》乃逸乃諺旣誕。《蔡傳》誕妄。《孔傳》欺誕。《史記·扁鵲傳》先生得無誕之乎。《荀子·修身篇》易言曰誕。《說苑·尊賢篇》口銳者多誕而寡信。

《正韻》放也。《左傳·昭元年》伯州犁曰:子姑憂子晢之欲背誕也。《註》放誕也。《晉書·羊曼傳》阮孚爲誕伯。

《爾雅·釋詁》大也。《書·大禹謨》帝乃誕敷文德。《傳》大也。《詩·大雅》誕彌厥月。《毛傳》大也。《朱傳》發語辭。

《字彙》闊也。《詩·國風》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箋》土氣緩,則葛生闊節。

《廣韻》育也。《後漢·裴楷傳》昔文王一妻,誕致十子。《晉書·袁宏傳》誕靈物以瑞德。

《玉篇》天子生曰降誕。《後漢·虞美人傳》誕生聖皇。《舊唐書·德宗紀》上誕日不納中外之貢。

《廣雅》信也。

誕馬。《唐書·儀衞志》一品鹵簿有誕馬六。《宋史·儀衞志》誕馬,散馬也。

國名。《魏志·東夷傳》有古誕者國。

獸名。詳訛字註。

《正韻》杜晏切,袒去聲。亦放也。與訑同。《集韻》亦作唌。

【寘】

寘【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支義切,音觶。《說文》置也。《正韻》納之也,猶言安著也。《詩·小雅》寘子于懷。《註》親之也。《魯語》藏罟不如寘里克於側之不忘也。

《左傳·隱十一年》凡而器用,財賄,無寘於許。

《廣韻》止也,廢也。《詩·周南》寘彼周行。《註》寘,舍也。《周禮·秋官·大司》寘之圜土。

《左傳·隱元年》遂寘姜氏於城颍。

通作示。《禮·中庸》其如示諸掌乎。《註》示讀如寘。置也。俗作寘,非。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祝】

祝【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之六切,音粥。贊主人饗神者。《說文》祝,祭主贊詞者,从人口,从示。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徐曰》按易,兌,悅也,巫所以悅神也。《詩·小雅》工祝致告。《周禮·春官》大祝掌六視之辭。

屬也。《詩·鄘風》素絲祝之。《箋》祝,當作屬。屬,著也。《毛傳》訓織也。

祝融,神名。《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韋昭曰》祝,始也。

斷也。《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穀梁傳·哀十三年》祝髮文身。

丁寧也,請求之辭。

國名。《禮·樂記》封帝堯之後於祝。

姓。《左傳》鄭大夫祝,後漢司徒祝恬。

《集韻》《類篇》職救切,音晝。《詩·大雅》侯作侯祝。《傳》祝,詛也。《疏》祝。無用牲之文,口告而祝詛之也。《書·無逸》否則厥口詛祝。《疏》以言告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

陟慮切,音註。《周禮·天官》瘍醫掌祝藥。《註》祝,讀如注病之注,謂附著藥也。《集韻》或作呪。亦作詋詶。

【融】

融【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以戎切《集韻》《韻會》余中切《正韻》以中切,音瀜。《說文》炊氣上出也。《徐曰》鎔也,氣上融散也。

和也。《左傳·隱元年》其樂也融融。

長也。《爾雅疏》宋衞荆吳之閒曰融駿者,長大也。

明也。《詩·大雅》昭明有融。《註》融,明之盛者。

朗也。《左傳·昭五年》明夷之謙,明而未融。《註》融,朗也。《孔疏》融是大明,故爲朗也。

州名。《韻會》隋置融州,屬桂林郡。

《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爲融丘。《註》纖頂者。

《左傳註》東北曰融風。

祝融,神名。《禮·月令》其神祝融。《註》顓頊氏之子犂,爲火官。

姓。《通志·氏族略》祝融氏之後也。通作䑣。《後漢·張衡·思幸賦》展曳曳以䑣䑣。《集韻》籀作。

【汪】

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光切,音尫。《說文》深廣也。《淮南子·俶眞訓》汪然平靜,寂然淸澄。《後漢·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波。

池也。《通俗文》停水曰汪,池之汙濁者。《揚子·方言》楚謂之汪,閩謂之洋。《左傳·桓十五年》祭仲殺雍糾,尸諸周氏之汪。

大貌。《晉語》汪是土也。

《楊萬里·擬楚辭》誕寘之祝融之汪。《註》謂南海也。

水名。《水經注》潢水一名汪水,與洈水合,至沛入泗。

姓。《廣韻》汪芒氏之後。《姓苑》新安人。

《廣韻》紆往切《集韻》嫗枉切,。

《廣韻》烏浪切《集韻》烏曠切,音䤑。停水臭也。或从廣作瀇,从枉作㳹。

《集韻》烏宏切。與泓同。水貌。《說文》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