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非霹雳手

出自:明代·于谦《昼夜长短》

拼音:[suī][fēi][pī][lì][shǒu]

平仄:平平平仄仄

昼夜分长短,气候互凉燠。
昼长宜官府,夜短省镫烛。
镫烛民膏脂,燃之非我欲。
无奈更漏长,欲眠还反复。
起坐向灯前,中心如转毂。
或将既往追,或将未来续。
兵民当怀绥,边境宜储蓄。
化何由而行,政何由而肃。
思之有未得,还将旧书读。
职分所当为,一一在心目。
夜分方就枕,展转犹未足。
奴隶不得眠,偶语向厨屋。
为此非好劳,庶以偿俸禄。
自从春昼长,百事免拘束。
冠盖临高堂,咨询尽民俗。
贫者为宽征,饥者为发粟。
善良加抚摩,豪强使慑服。
闾里无横科,仓廪有馀谷。
简教厉兵戎,公勤披案牍。
诉牒旁午来,剖断不留宿。
虽非霹雳手,遇事颇神速。
退食时从容,吟诗对脩竹。
夜后即安眠,何须论荣辱。
民财免耗伤,奴隶无怨讟。
此事良自知,谁能喻衷曲。

查看原文

字义

【虽】

雖【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綏。《說文》似蜥蜴而大。从虫唯聲。

《玉篇》詞兩設也。《廣韻》助語也。《集韻》不定也。况辭也。《爾雅·釋訓》每有,雖也。《註》詩曰:每有良朋,辭之雖也。《禮·少儀》雖請退可也。《疏》雖,假令也。當此时假令請退則可也。

《玉篇》推也。

與唯通。《禮記·表記》唯天子受命於天。註:唯當爲雖。

《荀子·性恶篇》今以仁義法正爲固無可知可有之理耶,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楊僦註:唯,讀爲雖。

【非】

非【戌集中】【非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

《玉篇》下也。

《玉篇》隱也。

《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

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

《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

《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

《韻會》方未切,音沸。本作誹。義同。

【霹】

霹【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普擊切《集韻》《韻會》匹歷切,音澼。《玉篇》霹靂。《爾雅·釋天·疾雷爲霆霓註》雷之急擊者爲霹靂。《疏》《說文》云震,劈歷振物者。疾雷一名霆霓,一名震。春秋震夷伯之廟,謂劈歷破之是也。霹靂,俗字也。《埤雅》震又曰辟歷。辟,折也。所歷皆破折也。《集韻》或作礔。

《集韻》匹辟切,音闢。義同。《韻會補》一曰雷神名。

【雳】

靂【戌集中】【雨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郞狄切,音歷。《玉篇》霹靂。詳前霹字註。

【手】

手【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首。《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禮·玉藻》手容恭。

以手執器亦曰手。《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

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叶矧視切,音矢。《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說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