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雁惊起芦花洲

出自:宋代·欧阳修《鬼车》

拼音:[qún][yàn][jīng][qǐ][lú][huā][zhōu]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嘉祐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
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向空如抹漆。
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
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
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
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
又如百两江州车,回轮转轴声哑呕。
鸣机夜织锦江上,群雁惊起芦花洲
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由。
老婢扑灯呼儿曹,云此怪鸟无匹俦。
其名为鬼车,夜载百鬼凌空游。
其声虽小身甚大,翅如车轮排十头。
凡鸟有一口,其鸣已啾啾。
此鸟十头有十口,口插一舌连一喉。
一口出一声,千声百响更相酬。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雠。
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
自从狗啮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
尔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
有时馀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
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
吉凶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
却呼老婢炷灯火,捲帘开户清华堂。
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

查看原文

注释

【芦花】1.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2.借指芦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群】

群【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雁】

雁【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五宴切《集韻》魚㵎切,音贗。《說文》鳥也。从隹从人厂聲。讀若鴈。《註》徐鉉曰:雁,知時鳥。大夫以爲摯,昏禮用之,故从人。《爾雅·釋鳥》鳧雁醜。《詩·邶風》雝雝鳴雁。餘詳鳥部鴈字註。

【惊】

惊【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

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起】

起【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杞。《說文》能立也。《釋名》起,舉也。平舉體也。《禮·曲禮》請業則起,請益則起。《孟子》雞鳴而起。

《書·益稷》元首起哉。《疏》言無廢事業。

《禮·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旣起。《註》起,猶行也。

《禮·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註》起居,猶舉事動作也。

《論語》起予者,商也。《疏》起,猶發也。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韻補》叶口舉切。《易林》明德訖終,虎亂滋起。叶上父。

叶去九切。《徐幹·齊都賦》羽族盛興,毛羣盡起。上蔽雲穹,下被臯藪。

,古文。

【芦】

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與芐同。或作音盧。《說文》蘆菔也。一曰薺根。《爾雅·釋草》葖,蘆萉。

《玉篇》葦之未秀者爲蘆。

藥名。《本草》黎蘆,一名蔥葵。

城名。《北史·皮豹子傳》宋以文德爲武都王,守葭蘆城。

水名。《水經注》長蘆水又東徑九門波故縣也。

關名。《杜甫詩》少留周家窪,欲出蘆子關。

《集韻》淩如切,音閭。亦藥名。《本草》漏蘆。《博雅》飛廉,漏蘆也。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洲】

洲【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水渚也。《爾雅·釋水》水中可居曰洲。

《釋名》聚也。人及鳥物所聚息之處也。《詩·周南》在河之洲。

靈洲,漢縣名,屬北地郡。

《韻補》叶專於切,音朱。《劉楨·魯都賦》素秋二七,天漢指隅。緹帷彌津,丹帳覆洲。《說文》本作州,後人加水以別州縣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