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畬大山巅

出自:宋代·范成大《劳畬耕》

拼音:[zhuó][shē,yú][dà,dài,tài][shān][diān]

平仄:平平仄平平

峡农生甚艰,斫畬大山巅
赤埴无土膏,三刀财一田。
颇具穴居智,占雨先燎原。
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麦穗黄剪剪,豆苗绿芊芊。
饼饵了长夏,更迟秋粟繁。
税亩不什一,遗秉得餍餐。
何曾识粳稻,扪腹尝果然。
我知吴农事,请为峡农言。
吴田黑壤腴,吴米玉粒鲜。
长腰瓠犀瘦,齐头珠颗圆。
红莲胜彫胡,香子馥秋兰。
或收虞舜馀,或自占城传。
早籼与晚䆉,滥吹甑甗间。
不辞春养禾,但畏秋输官。
奸吏大雀鼠,盗胥众螟蝝。
掠剩增釜区,取盈折缗钱。
两钟致一斛,未免催租瘢。
重以私债迫,逃屋无炊烟。
晶晶云子饭,生世不下咽。
食者定游手,种者长流涎。
不如峡农饱,豆麦终残年。

查看原文

注释

【斫畬】开荒火耕。
【大山】泰山。
【山巅】1.亦作"山颠"。 2.山顶。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斫】

斫【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職略切,音灼。《說文》擊也。《玉篇》刀斫。《後漢·呂布傳》拔戟斫機。《枚乗·七發》使琴摯斫斬以爲琴。

《揚子·方言》揚越之郊,凡人相侮以爲無知,謂之聑,或謂之斫。《註》斫,郗斫頑直之貌,今關西語亦皆然。

姓。《廣韻》漢複姓有斫胥氏,何氏姓苑云:今平陽人。

《集韻》尺約切,音婥。硸斫,不解悟貌。

【畬】

畬【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唐韻》以諸切,音余。《說文》三歲治田也。《易·无妄》不耕穫,不葘畬。《詩·周頌》如何新畬。《傳》一歲曰甾,二歲曰新田,三歲曰畬。《禮·坊記引易不葘畬鄭註》田一歲曰葘,二歲曰畬,三歲曰新。《詩詁》一歲爲葘,始反草也。二歲爲畬,漸和柔也。三歲爲新田,謂已成田而尚新也。四歲則曰田。若二歲曰新田,三歲則爲田矣,何名爲畬。《正字通》據此則詩傳,爾雅,說文謂三歲爲畬。皆不足信。當從鄭註。

《集韻》羊茹切,音豫。治田也。或書作畭。

詩車切,音奢。火種也。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巅】

嵮【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丁年切。同窴。塞也,加也。或作填。亦作嵮。《荀子·大略篇》嵮,如也。《註》與塡同。字見補遺寅集。《正字通》俗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