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隧汹瓴建

出自:宋代·范成大《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骤至霆奔龙挂可骇》

拼音:[yǐ][suì][xiōng][líng][jiàn]

平仄:仄仄平平仄

隤云暧前驱,连鼓讧后殿。
骎骎失高丘,扰扰暗古县。
白龙起幽蛰,黑雾佐神变。
盆倾耳双聩,斗暗目四眩。
帆重腹逾饱,橹润鸣更健。
圆漪晕雨点,溅滴走波面。
伶俜愁孤鸳,飐闪乱饥燕。
麦老枕水卧,秧稚与风战。
牛蹊岌城沉,蚁隧汹瓴建
水车竞施行,岁事敢休宴。
咿哑啸簧鸣,轣辘连锁转。
骈头立妇子,列舍望宗伴。
东枯骇西溃,寸涸惊尺淀。
嗟余岂能贤,与彼亦何辨。
扁舟风露熟,半世江湖遍。
不知忧稼穑,但解加餐饭。
遥怜老农苦,敢厌游子倦。

查看原文

字义

【蚁】

蟻【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魚倚切《集韻》魚綺切,河而見人馬數千萬,皆如黍米,遊動往來,以火燒之,人皆是蚊蚋,馬皆是大蟻,故名蟻曰元駒。《續博物志》白蟻聞竹雞之聲化爲水。

蟻裳。《書·顧命》麻冕蟻裳。《傳》蟻,裳名,色元。

蟻丘,山名。《莊子·則陽篇》孔子之楚,舍于蟻丘之漿。

白蟻,馬名。《博物志》周穆王八駿,三曰白蟻。

浮蟻,醪汁滓酒也。《張衡·南都賦》浮蟻若萍。

《唐韻古音》魚我切。義同。《爾雅》本作螘。《禮記》通作蛾。詳蛾字註。

【隧】

隧【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徐醉切,音遂。《玉篇》墓道也。《左傳·隱元年》闕地及泉,隧而相見。《註》隧,若今延道。

《僖二十五年》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請隧弗許。《註》闕地通路曰隧。《周禮·春官·冢人》及竁以度爲丘隧。《註》隧,羨道也。

道也。《詩·大雅》大風有隧。《禮·曲禮》出入不當門隧。《魯語》具舟除隧。《前漢·匈奴傳》起亭隧。《註》隧,謂開小道而行,避敵鈔也。

《左傳·襄七年》叔仲昭伯爲隧正。《註》隧正,主役徒。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于上之攠,謂之隧。《註》隧在鼓中,窐而生光,有似夫隧。

草名。《爾雅·釋草》出隧,蘧蔬。《疏》菌類也。一名出隧,一名蘧蔬。

《正字通》高麗國左有大穴,曰神隧。

地名。《戰國策》吳見伐齊之便,而不知干隧之敗也。《註》干隧,吳地。

縣名。《前漢·地理志》河閒國武隧縣。

轉也,回也。《莊子·天下篇》若磨石之隧。《註》隧,音遂,回也。

《集韻》直類切,音懟。落也。與墜同。《荀子·儒效篇》至共頭而山隧。《班固·幽通賦》眷峻谷曰勿隧。《註》可以免於顚隧。《前漢·王莽傳》不隧如髮。

《集韻》雖遂切,音粹。與邃同。深遠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參分車廣,去一以爲隧。《註》鄭司農云:隧謂車輿深也,讀如鑽燧攺火之燧。康成謂:讀如邃宇之邃。

《集韻》杜罪切,音隧者,井堙木刊。《註》隧,徑也。徐邈讀上聲。《廣韻》俗作璲。

【汹】

汹【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與洶同。(洶)《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拱切,音詾。《說文》湧也。一曰洶涌,水聲。

洶洶,鼓動聲。《揚雄·羽獵賦》洶洶旭旭。

《集韻》筍勇切,音竦。義同。

《廣韻》《集韻》《正韻》許容切《韻會》虛容切,音匈。義同。一曰水勢。《左思·吳都賦》濞焉洶洶。

【瓴】

瓴【午集上】【瓦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正韻》離呈切,音陵。《說文》瓮似甁也。《廣韻》瓴甋,似甖有耳。《淮南子·修務訓》夫救火者,汲水而趍之。或以甕瓴,或以盆盂。

《六書故》瓴,牝瓦仰蓋者。仰瓦受覆瓦之流,所謂瓦溝。《爾雅·釋宮》瓴甋謂之甓。《前漢·高帝紀》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司馬相如·長門賦》緻錯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

【建】

建【寅集下】【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居萬切,犍去聲。《說文》立朝律也。《書·洪範》建用皇極。

《玉篇》豎立也。《韻會》置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廣韻》木名。在弱水,直上百仞,無枝。

星名。《禮·月令》仲春之月,旦建星中。《註》建星在斗上。《史記·天官書》建星者,旗也。《註》建六星在斗北,臨黃道,天之都關也。

州名。《韻會》本吳建安郡,唐立建州。

姓。《廣韻》楚王子建之後。《前漢·元后傳》有建公。

《集韻》《韻會》紀偃切,犍上聲。《集韻》覆也。《史記·高帝紀》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註》居高屋而翻瓴水,言向下之勢易也。

與鍵通。《禮·樂記》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註》建,讀爲鍵。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