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湖莼菜胜羊酪

出自:宋代·陆游《致仕后即事十五首 其十二》

拼音:[xiāng][hú][chún][cài][shèng][yáng,xiáng][lào]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湘湖莼菜胜羊酪,项里杨梅敌荔枝。
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

查看原文

注释

【莼菜】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茎细长。叶椭圆形,漂浮水面。嫩茎和叶背有胶状透明物。夏季开紫红色小花。在中国,产于云南、四川、湖南、江西、浙江、江苏等省。嫩叶可作汤菜。
【羊酪】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常借指乡土特产的美味。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湘】

湘【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水名。《說文》水出零陵陽海山,北入江。

山名。《史記·黃帝本紀》黃帝南至于江,登熊湘。

地名。《廣輿記》長沙府吳晉曰湘州。

湖名。《廣輿記》在紹興府蕭山縣。

烹也。《詩·召南》于以湘之,維錡及釜。

《集韻》思莊切,音霜。義同。

【湖】

湖【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說文》大陂也。《周禮·夏官·職方氏》楊州,其浸五湖。《水經注》五湖,謂長塘湖,太湖,射貴湖,上湖,滆湖。

水名。《水經注》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

州名。《廣輿記》屬浙江,吳曰吳興,隋唐曰湖州,今爲湖州府。

【莼】

蒓【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常倫切,音純。水葵也。《集韻》通作蓴。

【菜】

菜【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倉代切,音縩。《說文》草之可食者。《增韻》蔬也。《禮·月令》仲秋,趣民務畜菜。《儀禮·士昏禮》婦入三月乃奠菜。《靈樞經》五菜: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

《禮·王制》民無菜色。《註》食菜之饑色。

七計切。《東方朔·七諫》西施媞媞而不得見兮,嫫母勃屑而日侍。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蟲不知徒乎葵菜。

《韻會》與采通。《漢孔耽》躬菜蔆蕅。

【胜】

胜【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

《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

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

【羊】

羊【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象頭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玉篇》豕屬也。《易·說卦》兌爲羊。《註》其質好剛鹵。《詩·召南》羔羊之皮。《傳》小曰羔,大曰羊。《禮·曲禮》羊曰柔毛。《月令》食麥與羊。《註》羊,火畜也。時尚寒,食之以安性也。

麢羊。《爾雅·釋獸》麢,大羊。《註》似羊而大,角圓銳,好在山崖閒。

鳥名。《家語》齊有一足之鳥,飛集于公朝。齊侯使使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商羊,水祥也。

姓。《左傳·閔二年》羊舌大夫。《註》羊舌,氏也。《公羊傳疏》子夏傳與公羊高。《史記·梁孝王世家》齊人羊勝。

官名。《周禮·夏官·羊人註》羊屬南方火,司馬火官,故在此。

白羊,匈奴國名。《史記·匈奴傳》幷樓煩,白羊,河南。

《前漢·禮樂志》雙飛常羊。《註》猶逍遙也。《屈原·離騷》聊逍遙以相羊。《註》逍遙,相羊,皆遊也。

【酪】

酪【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之費。

《六書故》酒類也。北方以馬乳爲酪,故因謂湩酪,而酥與醍醐皆因之。《禮·雜記》功衰,飮水漿。無鹽酪不能食,食鹽酪可也。《註》酢酨也。與乳漿異。澔集說,訓乳漿,非。

《正字通》酪有乾濕二種。《元·飮膳正要》造法,用乳半杓,鍋內炒過,入餘乳熬數十沸,頻以杓縱橫攪之,傾出,罐盛待冷,略取浮皮爲酥,入舊酪少許,紙封貯卽成酪。

乾酪法,以酪就日,曝使結,掠去浮皮,再曝,至皮盡却入釜,炒少時,器盛,再曝作塊,收用。

《集韻》魯故切,音路。醴屬。《集韻》或作,亦作嗠。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