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一旦堕尘网

出自:宋代·朱熹《读诸友游山诗卷不容尽和和首尾两篇 其二》

拼音:[hú][wéi,wèi][yī][dàn][duò,huī][chén][wǎng]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向来结友寻名山,下穷绝壑高危颠。
胡为一旦堕尘网,五老在望心茫然。
青牛底处有行迹,白鹿几时同正员。
清游带雨想幽绝,妙处只恐诗中传。

查看原文

注释

【胡为】何为﹐为什么。
【一旦】1.一天;一天之内:一旦杀三卿。 2.副词。表示某一天:一旦横祸飞来,将何以避之|一旦大桥建成,就可大大缓解南北交通。
【尘网】1.旧谓人在世间受到种种束缚,如鱼在网,故称尘网。 2.沾满灰尘的蛛网。形容环境凄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胡】

胡【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戸孤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瑚。《說文》牛頷垂也。《正字通》喉也。頷肉下垂者曰胡。《詩·豳風》狼跋其胡。《傳》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釋名》胡,互也。在咽下垂,能斂互物也。《前漢·郊祀志》有龍垂胡䫇。《註》胡謂頸下垂肉也。

《韻會》何也。《書·太甲》弗慮胡獲,弗爲胡成。

《集韻》壽也。《詩·周頌》胡考之寧。《傳》胡,壽也。

《正字通》鋒之曲而旁出者曰胡。戈頸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冶氏》戈胡三之,戟胡四之。《註》三之長六寸,四之長八寸。

戟名《揚子·方言》凡戟而無刃,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曰鏝胡,其曲者謂之鉤釨鏝胡。

《韻會》麤纓無文理者。亦曰曼胡。

遐遠也。《儀禮·士冠禮》眉壽萬年,永受胡福。《註》胡,猶遐也,遠也。

懸蠶簿橫也。《揚子·方言》胡以懸㯂,關西謂之䌞。《註》䌞,懸蠶簿橫也。

粉名。《釋名》胡粉,胡,餬也,和脂以塗面也。《抱朴子·論僊卷》愚人乃不信黃丹及胡粉乃化鉛所作。

餅名。《釋名》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胡蝶,蟲名。《列子·天瑞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胡蝶。

《史記·諡法》彌年壽考,保民耆艾,曰胡。

《正字通》菰米曰彫胡。《前漢·司馬相如傳》東蘠彫胡。《註》彫胡,菰米也。

草名。《爾雅·釋草》繁由胡。《詩·周南·采采卷耳箋》卷耳,苓耳也。廣雅云:枲耳也。郭云:亦曰胡枲。《疏》卷耳,葉靑白色,似胡荽。

鳥名。《禮·表記詩云維鵜在梁註》鵜,鵜胡。

《正字通》盧胡,笑在喉閒聲。《孔叢子·抗志篇》盧胡,大笑。

水名。《爾雅·釋水》胡蘇。《註》東莞縣今有胡蘇亭。

丘名。《爾雅·釋丘》方丘,胡丘。《疏》丘形四方者名胡丘。

禮器。與瑚同。《左傳·哀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註》胡簋,禮器。夏曰胡。

縣名。《書·禹貢·導菏澤傳》菏澤在胡陵。《疏》正義曰:地理志,山陽郡有胡陵縣。

書名。《前漢·藝文志》胡非子三篇。《註》墨翟弟子。《又》封胡五篇。《註》黃帝臣。

國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註》妢胡,胡子之國,在楚旁。

姓。《左傳·襄二十五年》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註》胡公閼父之子滿也。

複姓。《八及歌》海內珍奇,胡母季皮。《註》侍御史太山奉高胡母班,字季皮。

《集韻》洪孤切,音。戈戟內柄處。

胡故切,音護。頸也。《前漢·金日磾傳》日磾捽胡。晉灼讀。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旦】

旦【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韻會》得案切《正韻》得爛切,丹去聲。《說文》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玉篇》朝也,曉也。《爾雅·釋詁》旦,早也。《書·大禹謨》正月朔旦。《詩·陳風》穀旦于差。

《大雅》昊天曰旦。《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曲阿,是謂旦明。

《詩·衞風》信誓旦旦。《箋》言其懇惻款誠。《疏》旦旦猶怛怛。《釋文》旦旦,《說文》作。

《詩·衞風·朱傳》旦旦,明也。

《前漢·惠帝紀》當爲城旦舂者。《註》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婦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歲也。

震旦,西域稱中國之名。《樓炭經》蔥河以東名震旦。

盍旦。《禮·坊記》相彼盍旦。《註》盍旦,夜鳴求旦之鳥。

與神同。《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也。《註》旦當爲神,篆字之誤也。

《韻補》叶都眷切。《庾敳·意賦》宗統竟初不別兮,大德亡其情願。天地短於朝生兮,億代促於始旦。

【堕】

墮【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徒果切《集韻》《韻會》《正韻》吐火切。。毀也。《說文》作隓。敗城旣曰隓。亦作隓。《春秋》墮郈,墮郕,墮費。《賈誼·過秦論》墮名城。《史記·高祖紀》士卒墮指。

釋氏團墮,言食墮在缽中也。梵言儐茶波。一曰濵茶夜。華言團,團者食團,謂行乞食也。

與惰通。《禮·月令》季秋行春令,民氣解墮。《韓非子·五蠹篇》侈而墮者貧。《史記·司馬相如傳》不敢怠墮。《註》墮,同惰。

《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音孈。義同。

《廣韻》他果切,音垛。倭墮,髻也。

叶丑呂切,音楮。《韓愈·元和聖德詩》衆樂驚作,轟豗融冶。紫燄噓呵,高靈下墮。冶音與。

,同隓。同墮。《史記·高祖紀》漢王急推墮二子。《賈誼傳》梁王墮馬。墮字原从阜,不从隋作。

【尘】

尘【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字彙補》古文塵字。註詳土部十一畫。(塵)〔古文〕。埃也。《爾雅·釋詁》久也。謂塵垢稽久也。《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

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

明窻塵,丹砂,藥名。《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

《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

《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將行復揚塵乎。

姓,見《統譜》。

叶直連切,音廛。《班彪·北征賦》忽進路以息節兮,飮予馬兮洹泉。朝露漸予冠蓋兮,衣晻藹而蒙塵。

【网】

网【未集中】【网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隷省作㒺。今文从糸作綱。《易·繫辭》作結繩而爲㒺罟,以佃以漁。《朱子·本義》㒺,與綱同。《書·盤庚》若綱在綱。《詩·邶風》魚綱之設。

《楚辭·招魂》綱戸朱綴。《註》綱戸,綺文縷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