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可居蛮狄

出自:明代·戚继光《入关述》

拼音:[zì][kě,kè][jū][mán][dí]

平仄:仄仄平平平

少年好纸笔,长事行间役。
落落惭父书,为国空驰驱。
三吴早分阃,一麾岂惮远。
两越五六秋,水犀雄貔貅。
南征复七载,鲸波息闽海。
百粤虑转深,谁怜和氏心?千金几垂罄,松菊荒三径。
紫泥俨回鸾,万里重入关。
稽颡玉墀侧,回头惊泽国。
已分老楼船,羯来忽朝天!古来忠与义,自可居蛮狄
何当圣主恩,付以羽林军。
有怀未及吐,出振渔阳旅。
讵意流涕余,翻向长沙居!嗟哉渔阳镇,边愁不可问。
凄其塞上行,何处古长城?偶逢路旁女,泣下前致语:“阿郎戍边陲,何来轻薄儿?莫展合欢席,置妾章台陌。
郎忧未能纾,妾忧殊难祛。
踟蹰日挥泪,王孙数停骑。
呼酒意翩翩,谁不窥婵娟?但谓青楼下,安有罗敷者!力竭计方穷,匕首飞白虹。
将以谢天纪,未忍先郎死。
赤胆犹斗悬,寸心亦金坚。
相期在白首,郎能知妾否?行行蓟门东,云沙迷晴空。
寒衣欲前挈,北向更呜咽。
不怨夫婿未封侯,愿持妇德如金瓯”。
听罢拂须三太息,谁信红颜气英特!

查看原文

注释

【自可】1.本来可以;自然可以。 2.犹自许。
【蛮狄】旧时对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居】

居【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㞐㝒《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車。《說文》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經,仲尼凥,凥謂閒居,如此會意。今文作居。

《廣韻》安也。《書·盤庚》奠厥攸居。《禮·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參相得。

《書·舜典》五宅三居。《註》三居,謂周之夷服,鎮服,蕃服也。

坐也。《論語·陽貨》居,吾語女。

積也,蓄也。《書·皋陶謨》懋遷有無化居。《註》化,易也。謂交易其所居積也。

《史記·平準書》富商穀百數,廢居,居邑。《徐廣註》廢居,貯蓄之名。有所廢,有所蓄,言乗時射利也。

止也。《禮·月令》季秋行春令,師興不居。《疏》不休止也。

海鳥曰爰居。《魯語》爰居止於魯東門外。

姓。漢居般,封宋城侯。

《廣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基。語助辭。《禮·檀弓》公儀仲子之喪,舍其孫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聞也。《註》怪之之辭,猶言何故也。一說何居,猶言此義何處。居讀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韻》通作其。

叶居御切,音據。《詩·召南》惟鳩居之。叶下御。《唐風》無巳太康,職思其居。叶下瞿。瞿去聲。○按《說文》居,一訓蹲。《長箋》以凥爲凥處,居爲蹲踞。《韻會》《正韻》收入御韻,引《詩》居居懷惡,不相親比,是居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居止,居處,與蹲踞,貴倨,从經史分見可也。

【蛮】

蛮【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直音》蠻字省文。(蠻)《唐韻》莫還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還切,音獌。《玉篇》南夷名。《書·禹貢》三百里蠻。《傳》以文德蠻來之不制以法。《周禮·夏官·大司馬》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疏》蠻者縻也,縻繫之以政敎也。《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唐書·南蠻傳》有十姓白蠻,五姓烏蠻。

綿蠻,鳥聲。《詩·大雅》綿蠻黃鳥。

蠻蠻,鳥名。《山海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水名。《戰國策》灓水齧其墓。《春秋後語》作蠻水。

雷名。《道書》五雷,五曰蠻雷。

姓。《通志·氏族略》蠻氏芈姓,荆楚之後因氏焉。

《韻補》彌鄰切,音民。《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叶上珍字韻。

《古音攷》叶音眠。《曹植·王粲誄》翕然鳳舉,遠竄荆蠻。身窮志達,居鄙行鮮。

【狄】

狄【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音敵。《爾雅·釋地》八狄。《禮·王制》北方曰狄。《明堂位》五狄。《周禮·職方氏》六狄。《書·仲虺之誥》南面而征,北狄怨。《春秋·莊三十二年》狄伐郉。《穀梁傳·莊十年》荆者,楚也。何爲謂之荆,狄之也。

下士。《書·顧命》狄設黼扆綴衣。《傳》狄,下士。《禮·祭統》狄者,樂吏之賤者也。

鹿名。《爾雅·釋獸》絕有力,狄。《疏》絕異壯大有力者名狄也。

地名。《史記·陳涉世家》周市北徇地,至狄。《註》徐廣曰:今之臨濟。

人名。《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狄。

姓。《左傳·襄十年》狄虒彌建大車之輪。《註》狄虒彌,魯人。《史記·張湯傳》博士狄山。《廣韻》春秋時狄國之後。

與翟通。《禮·玉藻》夫人揄狄。《疏》揄,讀如搖。狄,讀如翟。謂畫搖翟之雉于衣。

《樂記》干戚旄狄以舞之。《疏》狄,羽也。《前漢·地理志》羽畎夏狄。

泉名。在洛陽。《公羊傳·僖二十九年》盟於狄泉。○按二傳作翟。

《集韻》《正韻》他歷切,音惕。《集韻》本作逖。遠也。《詩·大雅》舍爾介狄,維子胥忌。《傳》狄,遠也。

《詩·魯頌》桓桓于征,狄彼東南。《箋》狄,當爲剔。剔,治也。《釋文》韓詩云:鬄除也。

《禮·樂記》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註》狄滌,往來疾貌。

與易通。《王充·論衡》狄牙之調味也。經史俱作易牙。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