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笛諠

出自:唐代·白居易《新乐府 立部伎 刺雅乐之替也》

拼音:[gǔ][dí][xuān]

平仄:仄平平

立部伎,鼓笛諠
舞双剑,跳七丸。
袅巨索,掉长竿。
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
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
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
立部贱,坐部贵。
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
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
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徵。
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神祇。
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
工师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

查看原文

注释

【鼓笛】1.鼓和笛。 2.指鼓笛曲。 3.乐器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鼓】

鼓【亥集下】【鼓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

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量名。《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廣雅》斛謂之鼓。《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集韻》俗作皷,非是。

【笛】

笛【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七孔筩也。《說文》樂管。亦作篴。《風俗通》武帝時丘仲作笛。笛,滌也。蕩滌邪志,納之雅正。長尺四寸,七孔。《通雅》有雅笛,有羌笛。《馬融·長笛賦》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鳴水中不見已,截竹吹之聲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當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後出,是謂商聲五音畢。《西京雜記》高祖初入咸陽宮,得玉笛,長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則見車馬山林,隱轔相次,銘曰昭華之琯。《酉陽雜俎》猿臂可爲笛,吹之,聲圓于竹。《韻會小補》樂器圖有義觜笛,謂笛上別安觜也。

地名。《水經注》洞庭湖之右岸有山,世謂之笛烏頭石。《正字通》西京玉笛在武帝前,《風俗通》謂笛爲武帝時丘仲所作,誤也。○按《周禮·笙師》已有敎與笛同,則周時已有之矣。

【諠】

諠【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况袁切《集韻》《韻會》許元切,音暄。與諼同。詐也。

忘也。詳後諼字註。

《廣韻》譁也。《正韻》囂也。《史記·鼂錯傳》諸侯諠譁。《後漢·姚期傳》諠呼滿道。《晉書·惠羊皇后傳》百姓諠駭。《韻會》與喧同。《正字通》與吅咺讙嚾〉。

《集韻》《類篇》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