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蛉高下逐

出自:明代·薛蕙《蒲》

拼音:[qīng][líng][gāo][xià][zhú]

平仄:平平平仄平

昔闻咏塘上,今见玩池中。
紫茸含细蕊,绿带舞轻丛。
蜻蛉高下逐,翡翠往来通。
徘徊桂兰渚,竟日与君同。

查看原文

注释

【蜻蛉】1.蜻蜓的别称。一说极似蜻蜓。惟前翅较短﹐不能远飞。 2.指一种小船。
【高下】上下 3.;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两个人的技术难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蜻】

蜻【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子盈切《集韻》《韻會》咨盈切,音精。《說文》蜻蛚也。《詩·唐風·蟋蟀疏》一名蜻蛚。《張載詩》俯聞蜻蛚吟。詳蟀字註。

《集韻》疾正切,音淨。蟬屬。《玉篇》蚻也。《揚子·方言》蟬有文者謂之蜻蜻。《郭註》卽蚻也。詳蚻字註。

此靜切,音請。慈盈切,音情。義同。

《廣韻》倉經切,音靑。蜻蜓蟲。《揚子·方言》蜻蛉謂之蝍蛉。《埤雅》蝍蜓飮露,六足四翼,其翅輕薄如蟬,盡取蚊蝱食之,遇雨卽多好集水上款飛。一名蜻蛉。《古今注》有靑赤黃三種,靑而大者曰靑亭,小而黃者曰胡黎,一曰胡離,小而赤者曰赤卒,一曰絳騶,一名赤衣使者,亦曰赤弁丈人。總曰蜻蛉。《呂氏春秋》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朝居海上,從蜻遊蜻之至者數百。《博物志》五月五日埋蜻蜓,頭于西向戸下,埋至三日不食,則化爲靑眞珠。

地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蜻蛉。

水名。《水經注》蜻蜓縣,上承蜻蛉水。

【蛉】

蛉【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郞丁切,音靈。《玉篇》蜻蛉。詳蜻字註。

螟蛉。《詩·小雅》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傳》螟蛉,桑蟲也。《疏》俗謂之桑蟃,亦呼爲戎女。陸璣云:似步屈,其色靑而細小,或在草萊上。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下】

下【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丅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逐】

逐【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逐之。

《隱十一年》子都拔戟以逐之。

《廣韻》驅也。《正韻》斥也,放也。《史記·李斯傳》非秦者去,爲客者逐。

《管仲傳》三仕三見逐。

《玉篇》競也。《左傳·昭元年》自無令王諸侯逐進。《後漢·趙壹傳》捷懾逐物,日富月昌。

《正韻》逐逐,篤實也。

馳貌。《易·頤卦》其欲逐逐。

日逐,地名。《前漢·宣帝紀》迎日逐,破車師。

《集韻》《韻會》亭歷切,音迪。《易》其欲逐逐。《蘇林》音迪。

《字彙補》同門切。與豚同。《山海經》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

《集韻》直祐切,音胄。奔也。《山海經》夸父與日逐。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