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免庚癸形瘦辞

出自:宋代·陈造《再次韵答节推司理路监岳》

拼音:[cū][miǎn][gēng][guǐ][xíng][shòu][cí]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世传秀句我既不能如唐王维,民依慈母亦复不能如汉杜诗。
一官强颜窍温饱。粗免庚癸形瘦辞
分从村歌趁社鼓,厌见翻云覆手雨。
橐中仅办买山钱,径当拂衣践此语。
三子表表吾眼中,趣操肯复衰朽同。
辞坛崭然推大手,官业行矣收隽功。
老夫老矣暇他恤,灌园之隙要治疾。
折腰曳裾今痛寂,端知缩鳖取卒律。
谁能违性誉所天,挽眉屏息前乞怜。
回思一挽间千托,带索弹琴有馀乐。

查看原文

注释

【庚癸】古代军中隐语。谓告贷粮食。典出《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对曰:"粱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杜预注:"军中不得出粮,故为私隐。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后称向人告贷为"庚癸之呼",又称同意告贷为"庚癸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粗】

粗【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千胡切《集韻》聰徂切《正韻》倉胡切,音麤。《玉篇》大也,略也,疏也,物不精也。《禮·月令》其器高以粗。

《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莊子·秋水篇》物之粗也。

《廣韻》徂古切《韻會》坐五切,字原从米从鹿。

【免】

免【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亡辨切《集韻》《韻會》美辨切,音勉。《玉篇》去也,止也,脫也。《增韻》事不相及也。《正譌》从兔而脫其足。《前漢·賈誼傳》免起阡陌之中。《註》師古曰:免者,言免脫徭役也。

《廣韻》黜也。《韻會》縱也。《前漢·文帝紀》遂免丞相勃,遣就國。

姓。《韻會》衞大夫免餘。

《集韻》武遠切,音晚。默也。

《集韻》無販切,音萬。喪冠也。春秋傳,侯免擁社。徐邈讀。

《正韻》文運切,音問。娩生子也。

喪禮,去冠括髮也。《通雅》禮記云:公儀仲子之喪,檀公免焉。《註》兔音問,別作絻。

物之鮮者爲免。《禮·內則》菫荁枌楡免薧。《註》免新鮮者,薧乾者。言菫荁枌楡,或用新,或用舊也。

【庚】

庚【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行切《集韻》《韻會》居行切《正韻》古衡切,音賡。《集韻》庚,十干名也。《說文》庚位西方,象秋時萬物庚庚有實也。《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又》月在庚曰窒。《釋名》庚,剛也,堅强貌也。

《玉篇》庚猶更也。《易·巽卦》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本義》庚,更也。事之變也。先庚三日,丁也。後庚三日,癸也。丁所以丁寧於其變之前,癸所以揆度於其變之後。

長庚,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傳》日出,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庚,續也。《詩緝》夾漈鄭氏曰:啓明金星,長庚水星。金在日西,故日將出,則東見。水在日東,故日將沒,則西見。實二星也。《後漢·馬融傳》曳長庚之飛髾。《註》長庚,卽太白星。

《左傳·哀十三年》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註》軍中不得出糧,故爲私隱。庚,西方,主穀。癸,北方,主水。

年齒亦曰庚。《墨客揮犀》文彥博居洛日,年七十八,與和昫司馬旦席,汝言爲同庚會,各賦詩一首。

《癸辛雜識》張神鑒瞽而慧,每談一命,則旁引同庚者數十,皆歷歷可聽。

《前漢·文帝紀》大橫庚庚。《註》師古曰:庚庚,橫貌也。

《集韻》道也。《詩序》由庚萬物得由其道也。《左傳·成十八年》塞夷庚。《註》吳晉往來之要道。

《廣韻》償也。《禮·檀弓》季子臯葬其妻犯人之禾,申詳以告曰:請庚之。

《隋書·律曆志》夷則一部二十七律。一曰和庚。

姓。《唐韻》唐有太常博士庚季良。

庚桑,複姓。《莊子·庚桑楚註》楚名。庚桑,姓也。

六庚,天獸名。《太公·隂謀》六庚爲白獸,在上爲客星,在下爲害氣。

倉庚,鳥名。《爾雅·釋鳥》倉庚,商庚。《註》卽鵹鳥也。《詩·豳風》倉庚于飛,熠燿其羽。

盜庚,草名。《爾雅·釋草》蕧,盜庚。《註》旋蕧似菊。《本草》旋蕧一名盜庚。夏開黃花,盜竊金氣也。

【癸】

癸【午集中】【癶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揆于癸。

歲月日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癸曰昭陽。月在癸曰極。《禮·月令》孟冬之月,其日壬癸。《註》日之行,東北從黑道,閉藏萬物,月爲之佐,時萬物懷任于下,揆然萌芽,又因以爲日名焉。

呼庚癸,軍中隱語也。《左傳·哀十三年》吳申叔儀乞糧于公孫有山氏,對曰: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註》庚,西方主穀。癸,北方主水。《疏》軍中不得出糧與人,故作隱語爲私期也。

天癸,天乙所生之癸水。《黃帝素問》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方書》男之精,女之血,先天得之以成形,後天得之以有生,故曰天癸。

姓。《姓苑》出齊癸公,後宋癸仲知嚴州軍。《說文》本作癸,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六書正譌》交錯二木,度地以取平也。義同準。篆从二木,象形。因聲借爲壬癸字。隸別作癸揆楑,通。

【形】

形【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戸經切《集韻》《韻會》乎經切《正韻》奚經切,音邢。《說文》象形也。《釋名》形有形象之異也。《易·乾卦》品物流形。

《繫辭》在地成形。

《玉篇》形,容也。《書·說命》乃審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傳》審所夢之人,刻其形象。《穀梁傳·桓十四年》望遠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註》貌,姿體。形,容色。

《韻會》形,體也。《前漢·楊王孫傳》形骸者,地之有也。

《正韻》現也。《大學》此謂誠於中,形於外。

骨露也。《禮·曲禮》居喪之禮,毀瘠不形。《註》形謂骨見。

地勢也。《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註》得形勢之勝便者。《前漢·鼂錯傳》臣聞用兵臨戰合刅之急者。一曰得地形。

器也。《史記·秦本紀》飯土塯,啜土形。《註》如淳曰:土形,飯器之屬,瓦器也。◎按與鉶同。

【瘦】

瘦【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所祐切《集韻》《韻會》《正韻》所救切。。臞也。

《集韻》疎鳩切,音經》山殺瘦。

【辞】

辞【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正韻》詳兹切,音詞。俗辭字。《佩觿集》曰: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然循用旣久,今亦不廢。《正字通》俗辭字。《佩觿集》辭、亂从舌,其蕪累有如此者。乱。(辭)〔古文〕音詞。辭說也。《易·乾卦》修辭立其誠。《書·畢命》辭尚體要。

《說文》訟辭也。《周禮·秋官·小司》明淸于單辭,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疏》單辭謂一人獨言也,兩辭謂兩人競理也。

與辤同。《正韻》卻不受也。《書·大禹謨》稽首固辭。《中庸》爵祿可辭也。

謝也。《前漢·韓王信傳》溫顏遜辭。

別去也。《楚辭·九歌》入不言兮出不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