肮脏黄冠遁丘壑

出自:宋代·苏籀《饮东窗一首》

拼音:[āng][zàng][huáng][guān,guàn][dùn][qiū][hè]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丈夫蕴挟胸怀奇,浩然幅郁干虹霓。
俚蜺婉娈习和雅,窃笑胡为瓶井湄。
奈何平世事蹇蹇,奇士矫荦矜云为。
伏波不屑儿女暱,马革自诡排羌夷。
叔子逢时经庙略,入则造膝出诡辞。
燕公异礼集贤殿,笔削金泥玉检仪。
贾生前席觐宣室,立谈痛哭才几时。
敬通杜门老著述,言溢千纸罔设施。
肮脏黄冠遁丘壑,一旦端委偕龙夔。
愚生尚友千载后,读书探道无津涯。
猖狂置章留黼座,腐尘潦倒曾何裨。
世承朝恩万钧重,省思此去酬毫厘。

查看原文

注释

【肮脏】1.不干净;不卫生:垃圾满地,肮脏不堪。 2.丑恶;见不得人:灵魂肮脏|肮脏的交易。
【黄冠】1.古代指用竹叶编成的箬帽。蜡祭时戴。 2.道士束发之冠。多用金属或木片制成,其色尚黄,因以为道士的别称:范君养民……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丘壑】1.山和溪谷。泛指山水美丽的地方:庐山访丘壑。 2.乡村;家乡:得归丘壑,以养余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肮】

肮【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呼郞切《集韻》寒剛切,。《類篇》咽也。《史記·劉敬傳》不搤其肮。《註》肮,喉嚨也。《廣韻》肮,大也。《集韻》大脈謂之肮。

《五音集韻》古郞切,音岡。星名。一曰亢父縣。

《正韻》下黨切,音沆。義同。

【脏】

臟【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8画

《集韻》才浪切,音藏。腑也。《正字通》五臟也。《字彙》臟者,藏也。精藏於腎,神藏於心,魂獲於肺,志藏於脾。《抱朴子·至理卷》破積聚於腑臟。

《正字通》亦作倉。《通雅》五倉,卽五藏也。

或作臧。《前漢·藝文志》五臧六府。◎按臧、藏、臟一字。後人加艸,又加肉。

【黄】

黃【亥集下】【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皇。《說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黃中通理。

《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

山名。《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

黃河。《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

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

國名。《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註》黃國,今弋陽縣。

州名。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

縣名。《前漢·地理志》黃縣屬東萊郡,內黃屬魏郡,外黃屬留郡。《註》縣有黃溝澤,故名。師古曰:惠公敗宋師于黃,杜預以爲外黃縣東有黃城,卽此地。

中黃,天子內藏。《後漢·桓帝紀》建和元年,芝生於黃藏府。

官名。《杜氏通典》乗黃令,晉官,主乗輿金根車。《又》晉以后,給事黃門侍郞,散騎常侍,俱屬門下省,稱曰黃散。

老人曰黃髮。《禮·曲禮》君子式黃髮。《疏》人初老則髮白,太老則髮黃。《爾雅·釋詁》黃髮齯齒鮐背耈老,壽也。《疏》壽考之通稱。

小兒曰黃口。《淮南子·汜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高誘註》黃口,幼也。《唐開元志》凡男女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丁,六十爲老。每歲一造計帖,三年一造戸籍,卽今之黃冊也。

翠黃,飛黃,馬名。《淮南子·覽冥訓》靑龍進駕,飛黃伏皁。《詩·魯頌》有驪有黃。《註》黃騂曰黃。

鵹黃,鳥名。《爾雅·釋鳥倉庚註》卽鵹黃也。

黃目,卣罍類。《禮·郊特牲》黃目,鬱氣之上尊也。黃者,中也。目者,氣之淸明者也。

大黃,弩名。《太公·六韜》陷堅敗强敵,用大黃連弩。《史記·李廣傳》以大黃射其裨將。

大黃,地黃,硫黃,雄黃,雌黃,藥名。

流黃,綵也。《古詩》少婦織流黃。《廣雅》作留黃。

會稽竹簟供御,亦號流黃。《唐詩》珍簟冷流黃。

《正字通》貼黃,卽古引黃。唐制,詔勑有更改,以紙貼黃,其表章略舉事目,見於前封皮者,謂之引黃。后世卽以引黃爲貼黃,不用黃紙。

倉黃,急遽失措貌。《風土記》大雪被南越,犬皆倉黃吠噬。

《玉篇》馬病色也。《爾雅·釋詁》虺隤,黃病也。《註》皆人病之通名,而說者便以爲馬病。《詩·周南》我馬虺隤。

【冠】

冠【子集下】【冖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胡,遂制冠冕纓緌。

姓。《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禮·曲禮》二十曰弱冠。《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

爲衆之首曰冠。《前漢·魏相丙吉傳贊》高祖開基,蕭曹爲冠。《史記·灌夫傳》夫名冠三軍。

姓。《韻會》列仙傳有仙人冠先。

叶俱倫切,音麇。《張紘枕箴》瓌材允麗,惟淑惟珍。安安文枕,式彼弁冠。

《韻補》叶居員切,眷平聲。《劉歆·孟母贊》子學不進,斷機示焉。子遂成德,爲當世冠。

叶扃縣切,音睊。《蘇轍·燕山詩》丹子號無策,亦數游俠冠。玉帛非足云:女子罹蹈踐。

【遁】

遁【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鈍。《說文》遷也。《玉篇》逃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曳柴而遁。

《廣韻》隱也,去也。《詩·小雅》勉爾遁思。《後漢·郅惲傳》南遁蒼梧。

迴避也。《後漢·杜林傳》上下相遁。《註》謂上下相匿以文避法也。

遁甲。《後漢·方術傳》推六甲之隂,而隱遁也。

《廣韻》徒損切《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音囤。義同。

《集韻》七倫切《正韻》詳倫切。與巡同。《前漢·平當傳》逡遁有恥。

與逡通。《前漢·賈誼過秦論》遁巡不敢進。《說文》亦作遯。

【丘】

丘【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㘳《廣韻》去鳩切《集韻》《韻會》祛尤切《正韻》驅尤切,音蚯。阜也,高也。四方高,中央下曰丘。《爾雅·釋丘》非人爲之曰丘。

前高後下曰旄丘。《博雅》小陵曰丘。

《周禮·春官·大司樂》凡樂,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而奏之。夏日至,于澤中之方丘而奏之。《疏》土之高者曰丘。因高以事天,故於地上。因下以事地,故於澤中。

地名。帝丘,本顓頊之墟,今澶州濮陽縣。

營丘,商丘,楚丘,靈丘,葵丘,咸丘,虎丘,皆地名。

三丘。《張衡·思玄賦》過少昊之窮野兮,問三丘乎句芒。《註》蓬萊,方丈,方壺,三者皆羣仙所居。

《前漢·法志》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十六井也。

《春秋·成元年》作丘甲。《胡傳》益兵也,卽丘出一甲,則一甸之中,共百人爲兵矣。

聚也。《孔安國·尚書序》九州之志,謂之九丘。言九州所有,皆聚此書也。

崇丘,亡詩篇名。言萬物得極其高大也。

大也。《前漢·楚元王傳》高祖微時,嘗與賓客過其丘嫂食。《註》長嫂之稱。

空也。《前漢·息夫躬傳》寄居丘亭。

丘里。《莊子·則陽篇》少知問太公調曰:何謂丘里之言。曰:丘里者,合十姓百名,以爲風俗也。

比丘。《魏書·釋老傳》桑門爲息心,比丘爲行乞。

姓。

左丘,龍丘,咸丘,虞丘,梁丘,母丘,陶丘,浮丘,麥丘,水丘,吾丘,皆復姓。

《韻補》叶祛其切,音欺。《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叶下媒期。《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叶下詩之。《左傳·僖十五年》史蘇占之曰:不利行師,敗於宗丘。叶上姬旗。

叶苦高切,音尻。《楚辭·九懷》玄鳥兮辭歸,飛翔兮靈丘。望谿兮蓊鬰,熊羆兮呴嘷。

叶丘於切,音區。《。

【壑】

壑【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呵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黑各切,。溝也,坑也,谷也,虛也。《詩·大雅》實墉實壑。《張衡·西京賦》谿壑錯繆而盤紆。

海曰大壑,一曰巨壑。《莊子·天地篇》大壑之爲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

《山海經》有壑山。《又》西海流沙中有國,名壑市。

《集韻》黃郭切,音穫。郝格切,音赫。義,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