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却脊梁

出自:宋代·释昙华《偈颂六十首》

拼音:[yìng][què][jǐ][liáng]

平仄:仄仄仄平

黄薜老婆,大愚饶舌。
佛法无多子,正眼瞎驴灭。
妙严突出拄杖,三人证龟成鳖。
拄杖子,善甄别。
硬却脊梁,莫教漏泄。
观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却是一块生铁。

查看原文

注释

【脊梁】脊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硬】

硬【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五更切《集韻》《正韻》魚孟切,額去聲。堅牢也,强也。《杜甫詩》書貴瘦硬方通神。

硬黃,唐紙名。《蘇軾詩》硬黃小字臨黃庭。《集韻》亦作鞕。

【却】

卻【子集下】【卩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俗卻字。(卻)《唐韻》去約切《集韻》《韻會》《正韻》乞約切,羌入聲。《說文》節欲也。从卩,谷聲。《增韻》止也,不受也。《孟子》卻之爲不恭。

《廣韻》退也。《前漢·袁盎傳》引卻愼夫人坐。《註》蘇林曰:卻謂而退之也。

《儀禮·士昏禮》啓會,卻于敦南。《疏》卻,仰也,謂仰於地。《韻會》俗作却。

訛作㕁。

【脊】

脊【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說文》背呂也。《廣韻》背脊。《正字通》背心也。手足之所不及,故謂之脊。《釋名》積也。積續骨節,脈絡上下也。《易•艮卦註》夤,當脊之肉也。

《說卦》爲美脊。《疏》取其陽在中也。

物皆有脊。《禮•內則》狸去正脊。

《少儀夏右鰭註》鰭,脊也。

山脊。《爾雅•釋山》山脊,岡。《疏》孫炎云:長山之脊也。《書•胤征火炎崐岡傳》山脊曰岡。

喻地形。《史記•張儀傳》必折天下之脊。《註》常山於天下在北,有若人之背脊也。《戰國策》今梁者,天下之脊也。

《韻會》理也。《詩•小雅》有倫有脊。《傳》脊,理也。

與㱴通。死骨也。《周禮•秋官•蜡氏掌除骴註》故書骴作脊。鄭司農云:脊讀爲㱴,謂死人骨也。

鳥名。《詩•小雅》脊令在原。《傳》脊令,雝渠也。飛則鳴行則搖。

茅脊。《前漢•郊祀志》江淮閒,一茅三脊。《註》茅草有三脊,謂靈茅也。

【梁】

梁【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良。《說文》水橋也。《禮·月令》孟冬謹關梁。《詩·大雅》造舟爲梁。《爾雅·釋地》梁莫大于溴梁。

石絕水爲梁。《詩·衞風》在彼淇梁。《禮·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

魚梁,水堰也。堰水爲關空,承之以笱,以捕魚。梁之曲者曰罶。《詩·齊風》敝笱在梁。《小雅》胡逝我梁。

《爾雅·釋地》隄謂之梁。

屋脊柱曰棟,負棟曰梁。《爾雅·釋宮》楣謂之梁。

冠梁,冠上橫脊也。《漢大官令》冠兩梁。

陸梁。《揚雄·甘泉賦》帶干將而秉玉戚兮,飛蒙茸而走陸梁。《註》陸梁,亂走貌。

跳梁。《莊子·逍遙遊》貍狌東西跳梁,中于機辟。

彊梁。《金人銘》彊梁者不得其死。《後漢·禮儀志》神名,能食鬼。

大梁,西方之宿。《爾雅·釋天》大梁,昴也。

州名。《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

國名。周平王封少子康于夏陽,是謂梁伯。

大梁,地名。《史記》魏惠王徙治大梁。

山名。《詩·大雅》奕奕梁山。

呂梁,水名。《莊子·達生篇》孔子觀于呂梁。

都梁,香草名,澤蘭也。《荆州記》都梁山下生蘭草,因以爲名。

姓。《廣韻》出安定、天水、河南三望。周梁鱣,漢梁鴻。複姓,梁丘、梁由。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