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辕眷仲秋

出自:宋代·宋祁《提刑劝农使者还嘉州》

拼音:[huán,hái][yuán][juàn][zhòng][qiū]

平仄:平平仄仄平

案部聊北征,肃舲复东下。
江溜澹泱泱,樯乌纷雅雅。
离醑不馀杯,征棹亟沿洄。
还岫随时见,幽花无候开。
清氛霁平陸,林艿信重複。
僰路缭山颜,龙田耨岩腹。
属此屡豐期,仍当省敛时。
击壤系途乐,馀糧寻畝棲。
嘉阳信嘉处,时与赏心遇。
霁树抱空轮,寒涛下翔鹭。
还辕眷仲秋,秋序日方遒。
归诺果无负,遲子临江楼。

查看原文

注释

【还辕】犹回车。
【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因处秋季之中,故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还】

还【備考·酉集】【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音浮。

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灌嬰傳》還定三秦。

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速也,卽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辕】

轅【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說文》輈也。《釋名》轅,援也。車之援也。《韻會》詩詁曰:車前曲木上鉤衡者謂之輈,亦曰轅。從軫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則居衡之上而向下鉤之,衡卽輈端橫木,以駕馬者。

轅門。《周禮·天官·掌舍》掌王會同之舍,設車宮轅門。《註》王者出行于外,次車爲藩,仰車以轅相向表門,故曰轅門。

軒轅,黃帝號。《前漢·古今人表》黃帝作軒冕之服,故謂之軒轅氏。

軒轅,星名。《史記·天官書》軒轅十二星。

姓。《韻會》大夫轅濤塗之後。

軒轅,複姓。

通作爰。《前漢·地理志》商鞅作轅田。《註》轅,與爰同。

《集韻》于眷切《等韻》羽眷切,音媛。地名。《左傳·哀十年》取犂及轅。《註》齊地。

轘轅,縣名。《史記·樊噲傳》從攻長社、轘轅。《註》許州所屬縣也。

【眷】

眷【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居倦切《集韻》《韻會》古倦切《正韻》吉掾切,音卷。《說文》顧也。《博雅》嚮也。

回視也。《書·大禹謨》皇天眷命。

與睠通。《詩·小雅》睠睠懷顧。《韓詩》作眷眷,勤厚之意也。

《大雅》乃眷西顧。《箋》眷,本又作睠。

親屬也。《五代史·裴皞傳》裴氏自晉魏以來,世爲名族。居燕省者,號東眷。居涼者,號西眷。居河東者,號中眷。

或作婘。《史記·樊噲傳》誅諸呂婘屬。

姓。見《姓苑》。

茂眷,代北複姓。

壹斗眷,代北三字姓。《集韻》亦作。

【仲】

仲【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衆切,蟲去聲。《釋名》父之弟曰仲父。仲,中也,位在中也。《禮·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

樂器。《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水經注》魏明帝鑄銅人二列司馬門外,謂之翁仲。

姓。高辛氏才子仲堪之後。

仲孫,複姓。

與中通。仲春亦曰中春,仲子亦曰中子。《前漢·外戚傳》同產兄弟四人,曰子、孟、中、叔。

【秋】

秋【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

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

《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

《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

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四秋。《管子·輕重乙篇》歲有四秋,而分有四時。故曰:農事且作,請以什伍農夫賦耜鐵。此謂春之秋。大夏且至,絲纊之所作,此謂夏之秋。大秋成,五穀之所會,此謂秋之秋。大冬營室中,女事紡績緝縷之所作,此謂冬之秋。

《廣韻藻》竹秋,三月也。蘭秋,七月也。

秋秋,馬騰驤貌。《前漢·禮樂志》飛龍秋游上天。

《揚雄·羽獵賦》秋秋蹌蹌入西園。《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註》秋秋,猶蹌蹌。謂舞也。

春秋,魯史名。

大長秋,皇后官名。《前漢·百官表》景帝更將行爲大長秋。《師古註》將行,秦官名。秋者,收成之時,長者,恆久之義。

姓。

七遙切,音鍫。《揚雄賦》秋秋蹌蹌。蕭該讀。

《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音若簫。秋與簫爲韻。

楚俱切,音蒭。《水南翰記》北方老嫗八九十歲,齒落更生者,能於夜出,食人嬰兒,名秋姑。秋讀如蒭酒之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