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踌躇

出自:宋代·袁甫《和晋斋兄韵》

拼音:[nà,nǎ,nèi,nā][kě,kè][chóu][chú]

平仄:平仄平平

斟酌元气,斗为帝车。
四时迭运,其信也且。
天道不言,莫非教欤。
日之升矣,云翳扫除。
本无体质,湛然太虚。
历山舜耕,雷泽舜渔。
天德首出,芘焉权与。
晋斋作诗,诲语勤劬。
我处山攀,饮水饭蔬。
一雨苏旱,民气欢如。
东邻杀牛,西邻刲猪。
市贾不售,始到吾庐。
买来烹之,每食无余。
凉哉枕簟,凄其葛練。
忽念世涂,滔滔沦胥。
自昔兴亡,具载诗书。
蛊弊极矣,谁与爬梳。
已而谛思,惊饵如针。
谁谓王门,可轻曳裾。
观诗水章,荷兄警予。
老冉冉至,虚度望舒。
学贵密察,勿事恢疏。
一念微差,恶草必锄。
真刚大勇,那可踌躇
未济濡尾,既济濡袽。
元自昭晰,无惑可怯。
拜兄忠告,其敢忘诸,
且此养疴,谁毁谁誉。

查看原文

注释

【踌躇】1.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 2.徘徊不进:踌躇不前。 3.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 4.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 5.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那】

那【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廣韻》諾何切《集韻》《韻會》囊何切《正韻》奴何切,音儺。《說文》西夷國安定有朝那縣。

《玉篇》何也。《左傳•宣二年》棄甲則那。

多也。《詩•小雅》受福不那。

《集韻》安貌。《詩•小雅》有那其居。

姓。《廣韻》西魏有那椿。

上聲。《廣韻》《正韻》奴可切《集韻》乃可切,音娜。《集韻》何也。《玉篇》俗言那事。

去聲。《廣韻》奴箇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箇切,音哪。語助也。《後漢•韓康傳》公是韓伯休那。《杜甫詩》杖藜不睡誰能那。

叶奴故切,音怒。《陸雲•陸丞相誄》攺容肅至,傾蓋寵步。鞶帶翻紛,珍裘阿那。《說文》本作。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踌】

躊【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直由切《集韻》。

【躇】

躇【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集韻》《韻會》音除。與䠧同。《博雅》躊躇,猶豫也。《前漢·李夫人傳》哀裵回以躊躇。《註》師古曰:躊躇,住足也。《楚辭·九辯》蹇淹留而躊躇。《註》躊躇,進退貌。

《集韻》丈呂切,音宁。義同。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