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信奇逸

出自:宋代·王铚《送纯师归眉山吉祥寺》

拼音:[zhé][xiān][xìn,shēn][qí,jī][yì]

平仄:平平平平仄

上人峨嵋秀,冥冥耸高风。
依游王公间,尚带山水容。
谪仙信奇逸,蜀僧论丝桐。
寂默谁为听,误比万壑松。
崎岖古今涂,势利纷其中。
晚遗似高识,物我无异同。
是心湛寒水,处处流真空。
犹嫌百年梦,剩此一枝筇。
忽怀烟霞想,永念菽水供。
身为反哺乌,更逐高飞鸿。
斜日澹归袂,不似秋色浓。
孤行拾黄叶,一笑千山重。
桑宿挥余恋,云楼杳归踪。
从兹与明月,相伴落何峰。

查看原文

注释

【谪仙】1.亦作"谪仙"。 2.谪居世间的仙人。常用以称誉才学优异的人。 3.专指李白。 4.借指被谪降的官吏。
【奇逸】谓奇特超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谪】

謫【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陟革切,音摘。與讁同。《廣雅》責也。《玉篇》咎也,罪也,過也,怒也。《類篇》罰也。《左傳·成十七年》國子謫我。《註》譴責也。《史記·申屠嘉傳》議以謫罰,侵削諸侯。《前漢·武帝紀》天漢元年,發謫戍,屯五原。《老子·道德經》善言無瑕謫。

變氣也。《左傳·昭三十一年》日始有謫。

《玉篇》治革切《集韻》士革切,音賾。《揚子·方言》怒也。《註》相責怒也。

《集韻》丁歷切,音的。亦罰也。

叶竹棘切,音陟。《柳宗元·懲咎賦》幸皇鑒之明宥兮,纍郡印而南適。惟罪大而寵厚兮,宜夫重仍乎禍謫。《說文》本作。

【仙】

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相然切《正韻》蘇前切,音先。《釋名》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揚雄曰》聖人不師仙。

胎仙,鶴也。《黃庭經》琴心三疊舞胎仙。

輕舉貌。《杜甫詩》行遲更覺仙。

仙居,仙遊,俱縣名。

仙霞,嶺名。

姓。宋仙源明,明仙時忠,仙克謹。亦作僲。

【信】

信【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㐰䚱《唐韻》息晉切《集韻》《正韻》思晉切,音訊。愨也,不疑也,不差爽也。《易·繫辭》人之所助者,信也。《左傳·僖七年》守命共時之謂信。

《爾雅·釋地》大蒙之人信。《註》地氣使然也。

《左傳·莊三年》一宿爲舍,再宿爲信。《詩·豳風》于女信處。

《周頌》有客信信。《註》四宿也。

符契曰信。《前漢·平帝紀》漢律,諸乗傳者持尺五木轉信。《註》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或用木爲之。《後漢·竇武傳》取棨信閉諸禁門。《註》棨,有衣戟也。

古人謂使者曰信。與訊通。《史記·韓世家》軫說楚王,發信臣,多其車,重其幣。《司馬相如·諭巴蜀檄》故遣信,使曉諭百姓。

州名。唐置信州,卽今廣信府。

姓。信陵君無忌之後。

複姓。《何氏姓苑》有信都,信平二氏。

《集韻》《正韻》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叶斯鄰切,音新。《詩·小雅》庶民弗信。叶上親。◎按《正韻》云:韓王信本與淮隂侯同名,嫌誤讀作新。今《敘傳》韓信音新,是信本有平、去兩音,其讀平者亦音,而非叶矣。

【奇】

奇【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琦。異也。《莊子·北遊篇》萬物一也。臭腐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仙經》人有三奇,精,氣,神也。

祕也。《史記·平傳》平凡六出奇計,其奇祕世莫得聞。

姓。

天神名。《淮南子·地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

四凶之一。《史記·五帝紀》少皡氏有不才子,天下謂之窮奇。《註》窮奇,卽共工氏。

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窮奇犀。《註》狀如牛,蝟毛,音如嘷狗,食人。

江神謂之奇相。《江記》帝女也。卒爲江神。

與琦通。

《廣韻》《集韻》《韻會》閏。

隻也。《禮·投壷》一算爲奇。

餘夫也。《韓非子·十過篇》遺有奇人者,使治城郭。

數奇,不偶也。《史記·李廣傳》大將軍隂受上誡,以爲李廣老數奇,毋令獨當單于。

奇。

奇車,奇邪不正之車。《禮·曲禮》國君不乗奇車。

奇衺,詭異也。《周禮·地官》比長有辠,奇衺則相及。

《集韻》《韻會》《正韻》隱綺切。與倚通。依倚也。《前漢·鄒陽傳》輪囷離奇。

《字彙補》倚蠏切。同矮,短人也。《後漢·五行志》童謠,見一奇人,言欲上天。

叶古禾切,音戈。《宋玉·招魂》娭光眇視,目曾波些。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說文》从大从可。別作①。俗作竒,非。①字从大从司。

【逸】

逸【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佚。《廣韻》失也,過也。《書·盤庚》予亦拙謀作乃逸。《註》過失也。

《廣韻》奔也,縱也。《左傳·成二年》馬逸不能止。

《成十六年》乃逸楚囚。《註》縱之也。

《正韻》隱也,遁也。《論語》舉逸民。

逸逸,往來次第也。《詩·小雅》舉醻逸逸。

《韻會》通作佚。《孟子》遺佚而不怨。

與軼通。《史記·管晏傳》贊論其軼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