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昔仕燕京

出自:明代·张孟兼《送郑叔车》

拼音:[fù,fǔ][xī][shì][yàn,yān][jīng]

平仄:仄平仄平平

郑子离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乡土。
子家孝义门,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荥阳谱。
庭常无间言,礼或习邹鲁。
鸡鸣起盥栉,合食闻钟鼓。
虽当丧乱后,遵训仍厥祖。
我家故同邑,匪闻目亲睹。
况子吾素知,才华足多取。
豁落义气俱,咳唾珠玑吐。
挥毫走蛟螭,作赋凌鹦鹉。
昆弟既谓贤,亲邻亦称数。
久欲寻父去,奈时方用武。
消息十年无,道路满豺虎。
近传燕蓟平,不觉喜而舞。
闻父已南还,恨不身插羽。
敛衣即登途,宵进江上橹。
忘食并兼程,亦不避风雨。
逾旬及南京,父病将愈。
逆旅会面欢,胜渴饮酥乳。
比邻走翁妪,环视立如堵。
我时往相见,政值日卓午。
挽之入客邸,共谈坐挥尘。
问言念父情,情深话諲缕。
如子之所经,跋涉甚辛苦。
春泥膏土脉,停云黯天宇。
朝行履濡露,暮宿定林莽。
我惟纯孝者,往往见前古。
名同金石坚,不与草木腐。
事亲在娱乐,奚必养三釜。
羡子为此行,于世岂无补。
闻者大惊奇,见者辄夸诩。
人生斯足荣,何用效题柱。
是言良已解,口答头屡俯。
陋予亦胡为,问学本狂瞽。
三年事占毕,竟日拘训诂。
环列纷叩难,类敌张劲弩。
内顾实空乏,畏彼搜林斧。
幸哉搢绅交,脱略哙等伍。
或时卧养疴,连月不出户。
今日子来别,省墓亟东下。
为言奉父命,明发河之浒。
此还暂当来,寤寐歌《陟岵》。
闻之触乡思,嘅叹髀频拊。
吾翁发垂白,不得躬干蛊。
便欲从子归,致身学稼圃。
敝庐南山中,风物诧韦杜。
桃李自满蹊,去天才尺五。
但见桑麻荣,丰年多黍稌。
昨宵梦先垄,松楸长栩栩。
强起诉此怀,唤仆买清酤。
春风吹柳条,夜雨涨江浦。
劝子尽一觞,聊以写心腑。

查看原文

注释

【燕京】1.北京市的别称。因市区在春秋战国时为燕国国都而得名。 2.山名。即山西省管涔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父】

父【巳集中】【父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扶雨切《集韻》《韻會》奉甫切,音輔。《說文》矩也。家長率敎者。从又,舉杖。《釋名》父,甫也。始生已者。《書·泰誓》惟天地萬物父母。《爾雅·釋親》父爲考。父之考爲王父。王父之考爲曾祖王父。曾祖王父之考爲高祖王父。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晜弟先生爲世父。後生爲叔父。父之從父晜弟爲從祖父。父之從晜弟爲族父。

《詩·小雅》以速諸父。《傳》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諸父。

老叟之稱。《史記·馮唐傳》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爲郞。

《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府。《集韻》同甫。《廣韻》男子之美稱。《詩·大雅》維師尚父。《箋》尚父,呂望也。尊稱焉。◎按管仲稱仲父。孔子稱尼父。范增稱亞父。皆倣此。

野老通稱。《戰國策》田父見之。

《詩·小雅》祈父。《傳》司馬也。

《春秋·桓十三年》盟于武父。《註》武父,鄭地。《釋文》音甫,有父字者,皆同甫音。

《廣韻》漢複姓。三氏孔子弟子宰父黑,漢主父偃,左傳宋之公族皇父充石。漢初皇父鸞,改父爲甫。

《正韻》防父切,音附。父母。〇按父字古無去聲。正韻始收入五暮。俗音从之。防父切,父字誤。

叶扶缶切《蘇轍·釀酒詩》誰來共佳節,但約鄕人父,生理正艱難,一醉陶衰朽。

【昔】

昔【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惜。《說文》作㫺。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類篇》隷作昔。《五經文字》後人以爲古昔字。《易•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也。《疏》據今而稱上世,謂之昔者也。《詩•商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禮•曲禮》必則古昔稱先王。

《詩•陳風》誰昔然矣。《傳》昔,久也。《疏》昔是久遠之事。

《禮•檀弓》予疇昔之夜。《註》猶前也。

《博雅》昔,夜也。《左傳•哀四年》爲一昔之期。《莊子•天運篇》則通昔不寐矣。

姓。《廣韻》漢有烏傷令昔登。

《集韻》倉各切,音錯。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註》昔讀爲交錯之錯,謂牛角觕理錯也。

《韻補》叶息約切。《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在塡溝壑。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仕】

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韻會》鉏里切《集韻》上史切,音士。仕宦也。《禮·曲禮》四十曰强而仕。《禮運》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僕。

官名。登仕郞。見《隋書·百官志》。將仕郞,見《韓愈·與于襄陽書》。

察也。《詩·小雅》弗問弗仕,勿罔君子。《箋》不問而察之,則下民未罔其上矣。

通事。《詩·大雅》武王豈不仕。《註》仕,事也。

《韻補》叶牀舉切,音齟。《易林》伊伯致仕,去桀耕野。執順以傳,反和無咎。野音暑。咎音榘。

【燕】

燕【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古人重言之。《詩·邶風》燕燕于飛。《玉篇》俗作鷰。《集韻》亦作䴏。

《禮·學記》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註》燕,猶褻也。

與醼通。《廣韻》醼飮,古無酉,今通用。《詩·小雅》我有旨酒,嘉賔式燕以敖。《儀禮》燕禮第六。

《集韻》與宴通。安也,息也。《易·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疏》燕,安也。《詩·小雅》悉率左右,以燕天子。《傳》以安待天子。《又》或燕燕居息。《傳》燕燕,安息貌。《齊語》昔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註》閒燕,猶淸淨也。

《廣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煙。《玉篇》國名。《爾雅·釋地》燕曰幽州。《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朱傳》燕召公之國。◎按鄭箋云:燕,安也。讀去聲。今从朱傳。

《左傳·隱五年》衞人以燕師伐鄭。《註》南燕國今東郡燕縣。《疏》燕有二國,一稱北燕,故此註言南燕,以別之。世本燕國姞姓。地理志:東郡燕縣南燕國姞姓,黃帝之後也。

姓。《廣韻》邵公奭封燕,爲秦所滅,子孫以國爲氏。漢有燕倉。〇按史記仲尼弟子傳:燕伋字思。是春秋時,卽有燕姓也。

《集韻》於殄切,音蝘。本作宴。引爾雅宴宴,居息也。〇按爾雅疏引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考爾雅釋文及北山釋文,俱無作上聲讀者,惟大雅韓奕:韓姞燕譽。釋文云:燕,于遍反。

於顯反。可証燕之有上聲也。

【京】

京【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音驚。大也。《揚子·方言》燕之北鄙,齊楚之郊,凡人之大謂之京。

《爾雅·釋丘》丘絕高曰京。《廣雅》四起曰京。

《蔡邕·獨斷》天子所居曰京師。京,大也。師,衆也。《公羊傳·桓九年》天子之居,必以衆大之辭言之。

數名。十億爲兆,十兆爲京。

姓。漢京房,宋京鏜。

與原同。《禮·檀弓》趙文子曰: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註》九京,山名,在今絳州。晉大夫墓地在九京。京卽原字。

人名。《後漢·銚期傳》破更始將軍京。《東觀漢紀》京作原。古通用。

與鯨同。《前漢·揚雄傳》騎京魚。

與强同。《山海經》北方神名禺强。《莊子註》作禺京。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詩·小雅》憂心京京,叶上將下痒。《左傳·莊二十二年》五世其昌,並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註》京猶齊也。卿音羌。

相关诗句
聊以写心腑 劝子尽一觞 夜雨涨江浦 春风吹柳条 唤仆买清酤 强起诉此怀 松楸长栩栩 昨宵梦先垄 丰年多黍稌 但见桑麻荣 去天才尺五 桃李自满蹊 风物诧韦杜 敝庐南山中 致身学稼圃 便欲从子归 不得躬干蛊 吾翁发垂白 嘅叹髀频拊 闻之触乡思 寤寐歌《陟岵》 此还暂当来 明发河之浒 为言奉父命 省墓亟东下 今日子来别 连月不出户 或时卧养疴 脱略哙等伍 幸哉搢绅交 畏彼搜林斧 内顾实空乏 类敌张劲弩 环列纷叩难 竟日拘训诂 三年事占毕 问学本狂瞽 陋予亦胡为 口答头屡俯 是言良已解 何用效题柱 人生斯足荣 见者辄夸诩 闻者大惊奇 于世岂无补 羡子为此行 奚必养三釜 事亲在娱乐 不与草木腐 名同金石坚 往往见前古 我惟纯孝者 暮宿定林莽 朝行履濡露 停云黯天宇 春泥膏土脉 跋涉甚辛苦 如子之所经 情深话諲缕 问言念父情 共谈坐挥尘 挽之入客邸 政值日卓午 我时往相见 环视立如堵 比邻走翁妪 胜渴饮酥乳 逆旅会面欢 父病将愈 逾旬及南京 亦不避风雨 忘食并兼程 宵进江上橹 敛衣即登途 恨不身插羽 闻父已南还 不觉喜而舞 近传燕蓟平 道路满豺虎 消息十年无 奈时方用武 久欲寻父去 亲邻亦称数 昆弟既谓贤 作赋凌鹦鹉 挥毫走蛟螭 咳唾珠玑吐 豁落义气俱 才华足多取 况子吾素知 匪闻目亲睹 我家故同邑 遵训仍厥祖 虽当丧乱后 合食闻钟鼓 鸡鸣起盥栉 礼或习邹鲁 庭常无间言 望出荥阳谱 派衍白麟支 十世居同聚 子家孝义门 半世去乡土 父昔仕燕京 所怙惟乃父 郑子离襁褓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