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歌楚骚

出自:宋代·楼钥《谢林德久正字惠诗次韵》

拼音:[jiǔ][wén][gē][chǔ][sāo,sǎo]

平仄:仄平平仄平

老我甘投閒,晏然十三秋。
兹来何所似,反衣狐白裘。
京尘素为缁,梦寐思首丘。
低徊未成去,黾勉终自羞。
久闻歌楚骚,欲见知无由。
诗文惠盈轴,一诵消百忧。
便当细论文,夜雨同春蒭。
平生万事了,此去复何求。
尚贪未见书,痛洗千斛愁。
得此不翅足,携归老先畴。

查看原文

注释

【楚骚】1.指战国楚屈原所作的《离骚》。 2.泛指《楚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久】

久【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

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

《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

《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

《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久叶以。《小雅》來歸自鎬,我行永久。叶喜祉。《楚辭·招䰟》層冰峩峩,飛雪千里。歸來歸來,不可以久。

【闻】

聞【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歌】

歌【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可哥《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柯。《說文》詠也。《徐曰》長引其聲以詠也。《釋名》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也。《揚子·方言》兗冀言歌,聲如柯。《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正義曰》直言不足以申意,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禮·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又》歌之爲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曲合樂也。《詩·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疏》正義曰:謠旣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爲總名,未必合樂也。

《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曰謠。

《古樂府註》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奏樂曰登歌,曰升歌。

鐘名。《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

山名。《廣輿記》歌山,在廣西平樂府富川縣。

朝歌,地名,紂所都也。漢爲縣,屬河內郡。見《前漢·地理志》。

叶古賀切,音過。《左貴·晉元后誄》內敷隂敎,外毗陽化。綢繆庶政,密勿夙夜。恩從風翔,澤隨雨播。中外禔福,遐邇詠歌。說見《顏氏·刊謬正俗》。

叶居之切,音姬。《屈原·遠遊》張樂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叶斤於切,音居。《柳宗元·饒娥。

【楚】

楚【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粗上聲。或作䠂。《說文》叢木也。一曰荆。《詩·小雅》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註》楚楚,茨棘貌。

《詩·召南》翹翹錯薪,言刈其楚。《疏》荆屬。薪雖皆高,楚尤翹翹而高也。

《禮·學記》夏楚二物,收其威也。《註》楚,荆也。扑撻犯禮者。

萇楚,草名。羊桃也。《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

楚楚,鮮明貌。《詩·檜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辛楚,痛也,別作憷。《陸機·與弟士衡詩》慷慨含辛楚。

國名。《書·禹貢》荆州之域,周熊繹始封。

三楚,地名。《史記·貨殖傳》淮北郡、汝南郡,西楚也。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東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南楚也。

南方曰楚。《後漢·史岑出師頌》朔風變楚。《李善註》朔,北方也,楚,南方也。

姓。《左傳》晉龜卜楚丘,趙襄子家臣楚隆。

《唐韻》《韻會》瘡據切,粗去聲。楚利也。

木名。出歷山。

《類篇》山於切,音疎。《杜甫·送孟十二詩》秋風楚竹冷,夜雪鞏梅春。

叶弭沼切,音杪。《前漢·楚元王傳》太上四子,伯兮早夭。仲氏王代,斿宅是楚。

【骚】

騷【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搔。《玉篇》動也。《說文》擾也。《詩·大雅》徐方驛騷。《註》騷,擾動也。

《說文》一曰摩馬。

《揚子·方言》騷,蹇也。吳楚偏蹇曰騷。《註》蹇,跛行也。

《玉篇》愁也。《正字通》屈原作離騷,言遭憂也。今謂詩人爲騷人。

《禮·檀弓》喪事雖遽,不陵節,騷騷爾則野。《註》騷騷,急疾貌。

騷殺,飄揚下垂貌。《張衡·東京賦》駙承華之蒲梢,飛流蘇之騷殺。《註》流蘇,五采毛雜之,以爲馬飾,凡下垂者爲蘇。

騷屑,凄凉也。《謝靈運詩》騷屑出穴風。《杜甫詩》平人固騷屑。《王安石詩》歸夢得蕭騷。《歐陽修詩》休把靑銅照雙鬢,君謨今已白刀騷。

蒲騷,地名。《左傳·桓十一年》敗鄖師于蒲騷。《註》卽陽臺巫山,在今峽川。

《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簫。義同。

《正韻》蘇老切,音埽。《史記·李斯傳》竈上騷除。

《黥布傳》大王宜騷淮南之兵。《註》言盡舉之如埽地也。與埽通。

《集韻》《正韻》先到切,音燥。義同。

古通尤韻。《張衡·思賦》行積冰之皚皚兮,淸泉沍而不流。寒風凄其永至兮,拂雲岫之騷騷。《文選註》音修。騷騷,風動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