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方困顿

出自:宋代·王令《上杭帅吕舍人》

拼音:[chén][āi][fāng][kùn][dùn]

平仄:平平平仄仄

玉海澄中粹,金山拔外佳。
无前谁与敌,独进不容偕。
列象明星璧,遗思结馆娃。
一麾迎日下,四海望霖乖。
今见诣佥允,从来注意谐。
推满常己任,济域定民皆。
富裕吴中俗,优游治外怀。
樽环常满客,醉拥坐添钗。
贱子儒名业,平生客旁淮。
尘埃方困顿,时命两沉埋。
居拙思营窟,炊穷欲析骸。
毛生祢衡刺,麻系吕匡鞋。
海远狂图酌,天高妄欲阶。
请虽非义得,来实为贫嗟。
况是常瞻目,将希未施崖。
虽然愚者虑,庶享恶人斋。
肉骨非难力,铭心谢莫涯。
定须为进互,庶或未愚柴。

查看原文

注释

【尘埃】1.飞扬的灰土。 2.犹尘俗。 3.指社会的底层。 4.喻肮脏或肮脏的东西。 5.污染,蒙受污秽。
【困顿】1.劳累到不能支持:终日劳碌,十分~。 2.(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漂泊在外,~潦倒。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尘】

尘【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字彙補》古文塵字。註詳土部十一畫。(塵)〔古文〕。埃也。《爾雅·釋詁》久也。謂塵垢稽久也。《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

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

明窻塵,丹砂,藥名。《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

《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

《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將行復揚塵乎。

姓,見《統譜》。

叶直連切,音廛。《班彪·北征賦》忽進路以息節兮,飮予馬兮洹泉。朝露漸予冠蓋兮,衣晻藹而蒙塵。

【埃】

埃【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音哀。《說文》塵也。凡風起而揚沙皆曰埃。《前漢·景十三王傳》杳冥晝昏,塵埃抪覆。《後漢·逸民傳》蟬脫囂埃之中。

叶於支切,音醫。《楚辭·漁父》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與上衣叶。《朱子註》塵埃,史作溫蠖。溫蠖猶惛憒。若从史則白叶蒲各切,蠖于郭切,二字自叶。

【方】

方【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船也。

《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博雅》方,大也,正也。

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困】

困【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苦悶切,坤去聲。《說文》故廬也。从木,在囗中。《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卦名。《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廣韻》窮也,苦也。《書·大禹謨》不廢困窮。《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史記·范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瘁也,倦極力乏也。《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憂愁也。《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亂也。《論語》不爲酒困。《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不通也。《禮·中庸》或困而知之。《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註》謂有所不通也。

《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而興起也。

爲人所阸亦曰困。《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况國相乎。

叶苦昆切,音坤。《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叶苦卷切,款去聲。《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凶困。

【顿】

頓【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二曰頓首。《註》頓首,拜頭叩地也。

《博雅》頓,僵也。

《揚子·方言》頓愍,惛也。江湘之閒謂之頓愍。南楚飮毒藥懣亦謂之頓愍,猶中齊言眠眩也。

《增韻》貯也,宿食所也。《隋書·煬帝紀》每之一所,輒數道置頓。

《增韻》次也。

食一次也。《世說新語》襄陽羅友,嘗伺人祠乞食。往太蚤,主人問何得在此。答曰:聞卿祠,欲乞一頓食耳。《杜甫詩》頓頓食黃魚。

陡頓,遽也。《列子·天瑞篇》一氣不頓盡,一形不頓虧。

壞也。《左傳·襄四年》甲兵不頓。《註》頓,壞也。正義曰:頓,謂挫傷折壞,今俗語委頓是也。

止也。《史記·王翦傳》三日三夜不頓舍。

捨也。《曹植·七啟》頓網縱綱。《註》頓,捨也。縱,緩也。

地名。《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傳》丘一成爲頓丘。《前漢·地理志》頓丘縣屬東郡。《師古註》以丘名縣也。丘一成爲頓丘,謂一頓而成也。

國名。《春秋·僖二十五年》楚人圍,其後南徙,故號南頓。

姓。《魏志·華陀傳》有頓子獻。

《集韻》徒困切《正韻》杜困切,音鈍。《集韻》不利也。《前漢·賈誼傳》芒刃不頓。《註》頓,讀曰鈍。

《韻會》《正韻》當沒切,音咄。《前漢·匈奴傳》單于太子曰冒頓。《註》冒,音墨。頓,音毒。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