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君当祛

出自:宋代·戴表元《君莫夸少年一首赠余光远》

拼音:[xīn][ruì][jūn][dāng,dàng][qū]

平仄:平仄平平平

君莫夸少年,与我惫者疏。
我亦尝少年,少年君不如。
谈谐今已忘,犹有少年余。
东南山水国,早得飞长裾。
春园虎丘树,夏槛玉泉鱼。
吴妍与楚豔,过眼日千车。
当此秋风凄,游子易欷嘘。
我时未更事,意气益发舒。
出门有佳侣,遇胜不得虚。
惟忧日晷短,当去亦踌躇。
官曹人所厌,高士不肯居。
平生纵观处,最在客南徐。
姻党四面集,彩衣拥安舆。
停觥待淮蟹,醇甘逮僮胥。
道路无此愿,此愿胜乡闾。
自从抹陵归,郁郁不再摅。
三间风雨屋,僻其荒林墟。
非君好事者,谁能至吾庐。
今来建溪上,逢君屡相於。
行藏且勿问,人世有乘除。
旧狂我已悔,新锐君当祛
男儿不用世,资身在犁锄。
临风赠君别,劝君惜居诸。
劝君重桑梓,劝君重名誉。
岁晚未相忘,频寄山中书。

查看原文

注释

【新锐】1、新奇锐利:~武器|~的言论。2、新出现而有锐气的(人):~诗人|~导演。3、指新出现而有锐气的年轻人:棋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新】

新【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辛。《說文》取木也。

《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姓。《晉語》新穆子。

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

【锐】

銳【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以芮切《集韻》《韻會》俞芮切《正韻》于芮切,音叡。《說文》芒也。

《書·顧命》一人冕執銳。《傳》銳,矛屬也。《釋文》銳,以稅反。

《左傳·成二年》銳司徒免乎。《註》銳司徒,主銳兵者。《釋文》銳,悅歲反。

《廣韻》利也。《史記·武安侯傳》魏其銳身爲救灌夫。《前漢·淮南王傳》於是王銳欲發。《註》王意欲發兵,如鋒刃之銳利。

《劉向·說苑》哀公問取人。孔子對曰:毋取口銳。口銳者,多誕寡信。

《左傳·哀十一年》子羽銳敏。《註》銳,精也。《桓十一年》我以銳師,宵加於鄖。《王褒·講德論》各采精銳,以貢忠誠。

《正字通》今凡物鑯利曰銳。《前漢·天文志》下有三星銳,曰罰。《註》上小下大,故曰銳。《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爲融丘。《註》纖項者。《釋文》唯歲反。

《釋山》銳而高嶠。《疏》銳,鑯也,言山形鑯峻而高者,名嶠。

《正韻》細小也。《左傳·昭十六年》且吾以玉賈罪,不亦銳乎。《註》銳,細小也。《疏》銳是鋒鋩。《釋文》銳,悅歲反。

姓。《姓苑》升平申鮮里,有御史中丞銳管。

《韻會》《正韻》徒外切,音兌。矛屬。

《集韻》都外切,音祋。義同。

《五音集韻》弋雪切,音悅。《揚子·方言》盂,宋楚魏之閒或謂之銚銳。《集韻》籀作㓹。或作稅。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当】

當【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都郞切,黨平聲。《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

《玉篇》任也。《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註》當,猶任也。

《廣韻》敵也。《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直也。《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

遇也。《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禮·曲禮》當食不歎。

適可也。《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註》當公,不左不右。《禮·學記》當其可之謂時。《史記·禮書》好惡以節,喜怒以當。

主也。《左傳·襄二十七年》慶封當國。《註》當國,秉政。《儀禮·喪服》童子唯當室緦。《註》當室者爲父,後承家事者爲家主。

偶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及飮,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戸窺,心說而好之,恐不得當也。《註》師古曰:當謂對偶也。

抵也。《史記·屈賈傳》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增韻》蔽也。《左傳·昭二十年》使祝鼃寘戈於車薪以當門。《李白·蜀道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斷罪曰當,言使罪法相當也。《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註》當謂處其罪也。《路溫舒緩書》奏當之成。

《正韻》猶合也。理合如是也。《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當事,則戸外南面。《註》當事,將有事而未至。《史記·萬石君傳》內史慶醉歸,入外門不下車,萬石君讓曰:內史貴人入閭里,里中長老皆走匿,而內史坐車中,自如固當。《註》固當者,反言之,以見其不當如是,責讓之甚也。

過當。《史記·霍去病傳》斬首捕鹵過當。《註》言不啻相等。

勾當。《歐陽修·歸田錄》曹彬平江南,詣閣門求見。其榜子云:奉敕江南勾當公事回。

《職官分紀》奏舉京朝官,知縣資序二人,充本司勾當。

官名。《前漢·宣帝紀》詔單于毋謁,其左右當戸之羣皆列觀。《註》左右當戸,匈奴官名。

排當,宋宮中宴飮名。

州名。《韻會》本羌地,唐置當州,蓋取燒當羌以名之。《後漢·明帝紀》秋九月,燒當羌隴西。

縣名。《正字通》鳳州兩當縣。《後漢·郡國志》南郡有當陽。

《劉隆傳》遣隆屯田武當。《註》武當,今均州縣也。

馬當,武當,山名。

當康,獸名。《山海經》欽山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註》牙豚也。

當魱,魚名。《爾雅·釋魚》鯦當魱。《註》海魚也。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丁浪切,黨去聲。事理合宜也。《禮·樂記》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韓詩外傳》君子行不貴苟難,惟當之爲貴。

底也。《韓非子·外儲說》堂谿公見韓昭侯曰:人主漏泄羣臣語,譬猶玉巵之無當。

《正字通》凡出物質錢,俗謂之當。《後漢·劉虞傳》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復抄奪之。《註》當,音丁浪反。

【祛】

祛【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禳也,遣也,逐也,散也。《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於天地。《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彊健也。《詩·魯頌》以車祛祛。

《集韻》或作佉。《韻會小補》祛與佉同。見荀子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