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恣谐谑

出自:宋代·虞俦《暇日邀王天任诸公游南坡天任有诗因次韵》

拼音:[xiāng,xiàng][wàng][zì][xié][xuè]

平仄:平仄仄平仄

梅黄收宿雨,山绿呈层巅。
高轩荫修竹,朱槛俯流泉。
雅致轶天外,俗物无眼前。
笑人声利场,蛾眉竞争妍。
半生政坐拙,州县空回旋。
自视甘寂寞,何心慕华鲜。
南坡吾菟裘,杖履有厚缘。
暇日领佳客,颇办沽酒钱。
愧无丝与竹,后堂欠彭宣。
何以侑谈笑,赖有兹山川。
送鸿烦远目,落雁惊虚弦。
门径回俗驾,山泽非臞仙。
剧谈交玉麈,醉吟飞彩笺。
榴花媚红皱,李实荐翠圆。
相忘恣谐谑,小谨略跽拳。
兹游无可纪,须君赋长篇。

查看原文

注释

【相忘】彼此忘却。
【谐谑】用诙谐的言语开玩笑:被谐谑得满脸通红。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相】

相【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

《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爾雅·釋詁》導也。

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增韻》。

《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太史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藥名。《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爲二,非。

【忘】

忘【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說文》不識也。《增韻》忽也。

遺也。《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謂不遺也。

《儀禮·士冠禮》壽考不忘。《註》長有令名,不忽然而遽盡也。

善忘,病也。《莊子·達生篇》氣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坐忘,無思慮也。《莊子·大宗師》回坐忘。

《廣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音妄。《韻會》棄忘也。《增韻》遺忘也。《周禮·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遺忘。

志不在也。《左傳·隱七年》鄭伯盟,歃如忘。《註》志不在于歃血也。

《韓愈·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戀不能忘。《說文》从心从亡。會意。

【恣】

恣【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資四切,資去聲。《說文》縱也。从心次聲。《漢明德馬皇后詔》寵貴橫恣。

《詩·檜風·小序》疾恣也。《鄭箋》恣,謂狡㹟淫戲,不以禮也。

《五音集韻》千咨切,音趑。恣睢,自得貌。秦刻石文作資。

【谐】

諧【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戸皆切《集韻》《韻會》《正韻》雄皆切,音骸。《說文》詥也。

《廣雅》耦也。《玉篇》合也,調也。《書·堯典》克諧以孝。

《舜典》八音克諧。《左傳·襄十一年》如樂之和,無所不諧。《禮·禮器》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

《文心雕龍》諧之言皆也,辭淺會俗,皆悅笑也。《前漢·敘傳》東方贍辭,詼諧倡優。《晉書·顧愷之傳》愷之好諧謔,人多愛狎之。

平論定其價也。《後漢·宦者張讓傳》當之官者,皆先至西園,諧價,然後得去。

古書名。《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

鳥名。《博雅》鴆鳥,其雄謂之運日,其雌謂之隂諧。《淮南子·繆稱訓》隂諧知雨。《註》天將隂雨則鳴。

叶弦雞切,音奚。《後漢·五行志》更始時童謠曰:諧不諧,在赤眉。

《儒林周澤傳》時人爲之語曰:生世不諧,作大常妻。

【谑】

謔【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虛約切《集韻》《韻會》《正韻》迄却切,餉入聲。《說文》戲也。《爾雅·釋詁郭註》謂調戲也。《詩·邶風》謔浪笑敖。

《衞風》善戲謔兮,不爲虐兮。《後漢·隂皇后紀》不喜笑謔。

《爾雅·釋訓》謔謔、嗃嗃,崇讒慝也。《疏》皆盛烈貌。《玉篇》喜樂也。《詩·大雅》天之方虐,無然謔謔。《傳》謔謔然喜樂。

驛名。《柳宗元·詩註》善謔驛,在襄州之南,卽淳于髠放鴿之所。《說文》本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