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无跷蹊

出自:宋代·白玉蟾《云游歌》

拼音:[zhè,zhèi][xiē,suò][wú][qiāo][qī,xī]

平仄:仄平平平平

尝记得洞庭一夜雨,无蓑无笠处。
偎傍茅檐待天明,村翁不许檐头住。
又记得武林七日雪,衣衫破又裂。
不是白玉蟾,教他冻得皮迸血,
只是寒彻骨。又记得江东夏热时,
路上石头如火热,教我何处歇。
无扇可摇风,赤脚走不辍。
又记得青城秋月夜,独目松阴下,
步虚一阕罢,口与心说话。
寒烟漠漠万籁静,彼时到山方撮乍。
又记得潇湘些小风,吹转华胥梦,
衔山日正红。一声老鸦鸣,
鸦鸣过耳寻无踪。这些子欢喜,
消息与谁通。又记得淮西兵马起,
枯骨排数里。欲餐又无粮,
欲渴又无水。又记得一年到村落,
瘟黄正作恶。人来请符水,
无处堪摸索。神将也显灵,
乱把鬼神捉。又记得北邙山下行,
古墓秋草生,纸钱雨未干。
白杨风潇潇,荒台月盈盈。
一夜鬼神哭不止,赖得度人一卷经。
又记得通衢展手处,千家说惭愧,
万家说调数。倚门眼看鼻,
频频道且过。满面着尽笑,
喝骂叫吾去又记得入堂求挂搭,嫌我太蓝缕。
直堂与单位,知堂言不合。
未得两日间,街头行得匝。
复入悲田院,乞儿相混杂。
又记得几年霜天卧荒草,几夜月自绝倒。
几日淋漓雨,古庙之中独自坐。
受尽寒,忍尽饥,
未见些子禅,未见些子道。
贤哉翠虚翁,一见便怜我。
说一句痛处针便住,教我行持片饷间骨毛寒。
心花结成一粒红,渠言只此是金丹。
万卷经,总是闲。
道人千万个,岂识真常道。
这些无跷蹊,不用暗旗号。
也是难,八十老翁咬铁盘,
也是易,一下新竹刀又利。
说与君云游今几春,蓬头赤毵瑉,
那肯教人识。

查看原文

注释

【这些】1.指示较近的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人。 2.指代比较近的处所。 3.犹言这么一点点大。
【跷蹊】1.亦作"蹻蹊"。亦作"跷奇"。亦作"跷欹"。 2.奇怪;可疑。 3.诡谲。 4.离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这】

這【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魚變切《集韻》牛堰切,音彥。《玉篇》迎也。《正字通》周禮有掌訝,主迎。訝古作這。毛晃曰:凡稱此箇爲者箇,俗多攺用這字。這乃迎也。

【些】

些【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寫耶切《正韻》思遮切,。

《集韻》桑何切,音娑。挽歌聲。

《韻會》蘇箇切,娑去聲。語辭也。《楚辭·招魂》何爲四方些。《註》沈存中筆談,夔峽湖湘人,凡禁呪語末云娑婆訶,三合而爲些也。

同娑。邏些,吐蕃城名。

麼些,禿光些,皆蠻族。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跷】

蹺【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去堯切《集韻》《韻會》丘祅切,音趫。《玉篇》舉足也。或作蹻。

《集韻》牽幺切,音鄡。義同。

【蹊】

蹊【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博雅》徑道也。《釋名》步所用道曰蹊。蹊,係也。射疾則用之,故還係于正道也。《左傳·宣十一年》牽牛以蹊人之田。《註》徑也。《孟子》山徑之蹊閒。《史記·李將軍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與徯通。《禮·月令》塞徯徑。《集韻》或又作。

《集韻》戸禮切。與徯同。待也。

相关诗句
那肯教人识 蓬头赤毵瑉 说与君云游今几春 一下新竹刀又利 也是易 八十老翁咬铁盘 也是难 不用暗旗号 这些无跷蹊 岂识真常道 道人千万个 总是闲 万卷经 渠言只此是金丹 心花结成一粒红 教我行持片饷间骨毛寒 说一句痛处针便住 一见便怜我 贤哉翠虚翁 未见些子道 未见些子禅 忍尽饥 受尽寒 古庙之中独自坐 几日淋漓雨 几夜月自绝倒 又记得几年霜天卧荒草 乞儿相混杂 复入悲田院 街头行得匝 未得两日间 知堂言不合 直堂与单位 嫌我太蓝缕 喝骂叫吾去又记得入堂求挂搭 满面着尽笑 频频道且过 倚门眼看鼻 万家说调数 千家说惭愧 又记得通衢展手处 赖得度人一卷经 一夜鬼神哭不止 荒台月盈盈 白杨风潇潇 纸钱雨未干 古墓秋草生 又记得北邙山下行 乱把鬼神捉 神将也显灵 无处堪摸索 人来请符水 瘟黄正作恶 又记得一年到村落 欲渴又无水 欲餐又无粮 枯骨排数里 又记得淮西兵马起 消息与谁通 这些子欢喜 鸦鸣过耳寻无踪 一声老鸦鸣 衔山日正红 吹转华胥梦 又记得潇湘些小风 彼时到山方撮乍 寒烟漠漠万籁静 口与心说话 步虚一阕罢 独目松阴下 又记得青城秋月夜 赤脚走不辍 无扇可摇风 教我何处歇 路上石头如火热 又记得江东夏热时 只是寒彻骨 教他冻得皮迸血 不是白玉蟾 衣衫破又裂 又记得武林七日雪 村翁不许檐头住 偎傍茅檐待天明 无蓑无笠处 尝记得洞庭一夜雨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