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身须豹尾

出自:宋代·程公许《送宪使江寺簿赴召》

拼音:[zhì][shēn][xū][bào][wěi,yǐ]

平仄:仄平平仄仄

沃野三千里,春风十六城。
顾忧宁易释,遣送定非轻。
忆昔光华赋,随轩老稚迎。
根株探吏蠹,疴癢察人情。
汉纳宁疏漏,周原数按行。
堰渠丰{禾罢}稏,犴户绝笞榜。
六诏寂无警,三农容杂耕。
与民为父母,敛惠到孤惸。
江汉今犹昔,人才世载英。
颓流无砥柱,公道莽榛荆。
能使薰莸别,端由藻鉴明。
纲条虽整肃,襟度乃恢宏。
行路无思犯,濡丝已载赓。
前旒应渴见,方底趣终更。
岂有坳堂水,能容碧海鲸。
伫翔幽谷羽,入啭上林莺。
闻道宗风媺,推高月旦评。
荣非同象笏,爱亦异金籯。
博士尤姱节,端公更直声。
流芳镌琬琰,仍世盛簪缨。
早并胶庠彦,同为馆下生。
诗书勤澡濯,声誊响鉴鍧。
棘路仙班近,麻坛守绂荣。
徒劳将使指,未足殿修名。
王事犹多难,朝阳待一鸣。
吾君元盛德,庙算岂佳兵。
鹬蚌牢相守,貔貅滞远征。
秋砧霜户,晓角连营业员。
纵幸齐疆复,难轻海上盟,
所忧新鬼大,何日泰阶平。
世论难撑拄,天时会扩清。
狼心宁易厌,鲂尾恐加赪。
椎剥无余算,丝何忍取赢。
急须元气护,可使内忧并。
否极当逢泰,屯余合遇亨。
丝论九天下,羽翼一朝成。
已卜皇图永,宁忧敌势勍。
公归瞻负扆,朝罢谒阿衡。
勿吝谋猷告,频将氏里倾。
致身须豹尾,平武即鹏程。
有客青衫陋,逢人白眼瞠。
愧无长袖舞,愁对短灯檠。
天悯龙钟极,身遭鉴赏精。
监车华锦绣。土鼓发韺{音巠}。
披豁叨深眷,睽违耿素诚。
谁云鸳序远,忍欠鲤鱼烹。
愿效鹰鸇击,生憎虎豹狞。
送公腾召驾,撩我动心旌。
湔祓惭褒衮,凄凉乏报琼。
松筠青不落,看取岁峥嵘。

查看原文

注释

【致身】《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谓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
【豹尾】1.豹的尾巴。 2.古代将帅旌旗上的饰物。或悬以豹尾,或在旗上画豹文。 3.天子属车上的饰物,悬于最后一车。后亦用于天子卤簿仪仗。 4.借指天子属车,即豹尾车。 5.旧时阴阳五行家谓旌旗之象。 6.比喻乐曲﹑诗文坚劲有力的结尾部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致】

致【未集下】【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陟利切,音躓。《說文》送詣也。《春秋·成九年》夏,季孫行父如宋致女。《註》女嫁三月,又使大夫隨加聘問,謂之致女。《禮·曲禮》獻田宅者操書致。《註》詳書其多寡之數,致之于人也。

招致也。《楊升庵外集》致有取意。《易·繫辭》備物致用。《疏》謂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所用。《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以下劑致甿。《註》致,猶會也。民雖受上田中田下田,及會之。以下劑爲率。

納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註》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疏》不云置,而云致者,置是廢絕,致是與人,明朝廷必有賢代己也。

傳致也。《詩·小雅》工祝致告。《箋》祝於是致孝孫之意,告尸以利成。

極也。《書·盤庚》凡爾衆,其惟致告。《傳》致我誠,告汝衆。《禮·禮器》有放而不致也。《疏》致,極也。

《禮·樂記》致樂以治心。《註》致,猶㴱審也。

委也。《易·困卦》君子以致命遂志。《論語》事君能致其身。《朱註》致,猶委也。

誠也。《老子·道德經》其致之。《註》致,誠也。

挑戰曰致師。《左傳·宣十二年》楚許伯御樂伯,攝叔爲右,以致晉師。《疏》致師,致其必戰之志。

態也。《水經注》茂竹便媚,致可翫也。《六帖》崔遠風致整峻。《王縉詩》自然成高致。

至也。《周禮·春官·大卜》掌三夢之灋。一曰致夢。《疏》訓致爲至,夢之所至也。

制也。《管子·白心篇》以致爲儀。《註》致者,所以節制其事,故爲儀。

《易·繫辭》一致而百慮。《疏》所致雖一,慮必有百,言慮雖百種,必歸於一致也。

就也。《老子·道德經》故致數車無車。《註》致,就也。言人就車數之,爲輻,爲輪,爲轂,爲衡,爲轝,無有各爲車者。

《詩·大雅》是致是附。《傳》致,致其社稷羣神。《疏》致者,運轉之詞。

密也。《禮·禮器》德產之致也精微。《註》致,致密也。《前漢·嚴延年傳》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齊。

與緻通。《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必功致爲上。《註》謂功力密緻也。緻至同。

【身】

身【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须】

須【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與,待也。

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者。

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

《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豹】

豹【酉集中】【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北敎切《集韻》《韻會》巴校切《正韻》布恔切,音爆。《說文》似虎圜文。《陸璣·詩疏》毛赤而文黑謂之赤豹,毛白而文黑謂之白豹。《爾雅翼》屠州有黑豹。《洞冥記》靑豹出浪坂之山,色如翠。《本草衍義》土豹更無文色,其形小。《正字通》豹狀似虎而小,白面,毛赤黃,文黑如錢圈,中五圈,左右各四者,一曰金錢豹,宜爲裘。如艾葉者曰艾葉豹。

西域有金線豹,文如金線。《易·革卦》君子豹變。《疏》如豹文之蔚縟也。《詩·鄭風》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張衡·西京賦》搤水豹。《註》謂水處也。《列子·天瑞篇》程生馬。《註》程卽豹也。

《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註》豹侯,卿大夫以下所射。

《後漢·輿服志》最後一車懸豹尾。《古今注》豹尾車,周制也。古軍正建之,今唯乗輿建焉。

姓。《風俗通》八元叔豹之後。《魏志》騎將豹皮公。

【尾】

尾【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委。《說文》微也。从倒毛在尸後。《玉篇》鳥獸魚蟲皆有之。

末後稍也。《易•未濟》狐濡其尾。《書•君牙》若蹈虎尾。

《詩•邶風》瑣兮尾兮,流離之子。《註》瑣,細。尾,末也。

《戰國策》王若能爲此尾。《註》終也。

東方星名,十八度尾爲大辰。

次名。《禮•月令》日月會於鶉尾,斗建申之辰也。

底也。《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註》尾猶底也。言其源深出於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

《書•堯典》仲春鳥獸孶尾。《註》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因物之生育,驗其氣之和也。

陪尾,山名,在江夏安陸縣。一名橫尾。一曰負尾。

姓。《左傳》殷民六族有尾勺氏。

漢劉虞吏尾敦。

相关诗句
看取岁峥嵘 松筠青不落 凄凉乏报琼 湔祓惭褒衮 撩我动心旌 送公腾召驾 生憎虎豹狞 愿效鹰鸇击 忍欠鲤鱼烹 谁云鸳序远 睽违耿素诚 披豁叨深眷 土鼓发韺{音巠} 监车华锦绣 身遭鉴赏精 天悯龙钟极 愁对短灯檠 愧无长袖舞 逢人白眼瞠 有客青衫陋 平武即鹏程 致身须豹尾 频将氏里倾 勿吝谋猷告 朝罢谒阿衡 公归瞻负扆 宁忧敌势勍 已卜皇图永 羽翼一朝成 丝论九天下 屯余合遇亨 否极当逢泰 可使内忧并 急须元气护 丝何忍取赢 椎剥无余算 鲂尾恐加赪 狼心宁易厌 天时会扩清 世论难撑拄 何日泰阶平 所忧新鬼大 难轻海上盟 纵幸齐疆复 晓角连营业员 秋砧霜户 貔貅滞远征 鹬蚌牢相守 庙算岂佳兵 吾君元盛德 朝阳待一鸣 王事犹多难 未足殿修名 徒劳将使指 麻坛守绂荣 棘路仙班近 声誊响鉴鍧 诗书勤澡濯 同为馆下生 早并胶庠彦 仍世盛簪缨 流芳镌琬琰 端公更直声 博士尤姱节 爱亦异金籯 荣非同象笏 推高月旦评 闻道宗风媺 入啭上林莺 伫翔幽谷羽 能容碧海鲸 岂有坳堂水 方底趣终更 前旒应渴见 濡丝已载赓 行路无思犯 襟度乃恢宏 纲条虽整肃 端由藻鉴明 能使薰莸别 公道莽榛荆 颓流无砥柱 人才世载英 江汉今犹昔 敛惠到孤惸 与民为父母 三农容杂耕 六诏寂无警 犴户绝笞榜 堰渠丰{禾罢}稏 周原数按行 汉纳宁疏漏 疴癢察人情 根株探吏蠹 随轩老稚迎 忆昔光华赋 遣送定非轻 顾忧宁易释 春风十六城 沃野三千里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