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伪亦以愚

出自:宋代·王沂孙《晋王大令保母帖》

拼音:[dìng][wěi][yì][yǐ][yú]

平仄:仄仄仄仄平

脱落黄祊帖,按辞大令书。
稍作兰亭面,七美谅非虚。
或讶缺勿毁,或疑集悲夫。
考真固云癖,订伪亦以愚
第观竁中藏,清玩唯研壶。
晋人擅风流,宜与后世殊。
所惜尚言数,卜年八百馀。
贞石久且泐,双松当几枯。
片砖曷未化,逮兹厄耕锄。
方其内幽镌,要以托荒墟。
孰知坐此故,反能误意如。
传世岂所幸,况遭孽韩污。
辨端更为累,但资文字娱。
陶土或若此,何为殉玉鱼。

查看原文

字义

【订】

訂【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他頂切,㕔上聲。《說文》平議也。《詩·周頌》彼作矣,文王康之。《箋》以此訂太王、文王之道,卓爾與天地合其德。《疏》訂者,比之言。《晉書·荀崧傳》其書諸所發明,或左氏、公羊所不載,亦足有所訂正。

《廣韻》他丁切《集韻》湯丁切,音㕔。

《廣韻》徒鼎切《集韻》《韻會》待鼎切,同。

《集韻》唐丁切,音亭。義同。

《字彙補》均也。《周禮·夏官·恒矢註》前後訂,其行平也。《疏》恒矢軒輖訂,是安居之矢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丁定切,丁去聲。平議也。《唐書·李綱傳》古人以一言之重訂千金。

《廣韻》逗遛也。

《正字通》齊梁閒謂賦民爲訂。

正定書籍亦曰訂,如較訂、訂正之類。

【伪】

僞【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危睡切,危去聲。《說文》詐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之職,以五禮防萬民之僞,而敎之中。《書·周官》作僞心勞日拙。《左傳·襄三十年》淑愼爾止,無載爾僞。

位悲切,讀作帷。《禮·喪大記》素錦褚,加僞荒。

《集韻》《正韻》與訛同。《周禮·春官·馮相氏註》中夏,辨秩南僞。《前漢·王莽傳》以勸南僞。《註》韋昭讀。《正字通》書堯典本作南訛,周禮註及漢書誤从僞。轉註古音謂吪假借作僞,泥。《說文》从人,爲聲。《徐曰》僞者人爲之,非天眞也,故人爲爲僞。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愚】

愚【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麌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正韻》牛俱切,音虞。戇也,闇也,蒙也,昧也,蠢也,鈍也,愗也,滯也,固也,蔽也,冥也。一曰愚之言寓也,無所爲,若寄寓然。《荀子·修身篇》非是是非之謂愚。

《山海經》天愚,神名。居苦山東堵山。

姓。

叶魚侯切,音吽。《華竅自責文》聖恩雨注,哀棄其尤。猥命草對,潤被下愚。从心从禺。禺,猴屬,獸之愚者。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