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唏吁

出自:宋代·陈邦钥《送考订朱夫子赴天台》

拼音:[wū][xī][xū,yù]

平仄:平平平

羸马踏残月,荷策登泮宫。
入门见先生,先生何从容。
循循善诱能启下,青蒿因得附长松。
短檠相对三百六十夜,高谈雄辨磊落沃胸中。
吾王求士苦匆匆,未许先生久卧龙。
乘骢直上天台路,祗缘此去何由从。
呜唏吁,小斋从此冷如水,
虀盐朝暮怏怏尔。空留绛怅照孤灯,
窗外西风寒起苇。

查看原文

字义

【呜】

嗚【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汪胡切,音污。《玉篇》鳴呼,歎辭也。《書·五子之歌》鳴呼曷歸。《集韻》亦作歍。

與烏通。《史記·李斯傳》歌呼鳴鳴,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亦作烏烏。

《集韻》烏故切,音惡。歎傷也。《後漢·袁安傳》噫鳴流涕。《釋文》鳴,一故反。

【唏】

唏【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虛豈切《集韻》《韻會》許豈切,音豨。《說文》本作唏,笑也。从口,稀省聲。

《玉篇》《集韻》許几切,音喜。義同。

《揚子·方言》唏,痛也。凡哀而不泣曰唏,於方則楚言哀曰唏。《釋文》唏,虛几反。

《揚子·方言》唏,聲也。《釋文》虛几反。

《集韻》香依切,音希。與欷同。歔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紂爲象箸而箕子唏。《註》索隱曰:唏,歎聲。許旣反。

音希,希亦聲餘。

《扁鵲傳》噓唏服臆。

《集韻》一曰噓唏,懼貌。

《唐韻》《正韻》許旣切,音餼。義同。見《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索隱註》。

《廣韻》啼也。

《集韻》虛器切。《正韻》虛意切,音戲。《集韻》與咥同,笑也。

《正韻》啼也。

《集韻》許利切,音屓。痛聲。

許介切,音譮。與齂同。臥息也。唏字从口聲。

【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