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愁卢李分携後

出自:宋代·范成大《寄赠致远并呈现老》

拼音:[zhī][chóu][lú][lǐ][fēn,fèn][xié][hòu]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草草家风节物新,从来忧病不忧贫。
琴书稍觉浮生误,香火惟知此事真。
室里谈空思二士,花间对影谩三人。
祗愁卢李分携後,别有箜篌一曲春。

查看原文

注释

【卢李】唐代卢从愿与李朝隐的并称。两人均于高宗时供职于吏部,以称职著名。
【分携】离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祗】

祗【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祬《廣韻》旨夷切。《集韻》《韻會》烝夷切《正韻》旨而切,音脂。《爾雅·釋詁》敬也。《書·大禹謨》祗承于帝。《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敎國子,中和祗庸孝友。《正譌》从示,氐聲。見神示則敬。會意。《正字通》與祇通。郝敬曰:祗从氏下一,韻書別出,其實同。

【愁】

愁【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㵞。《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

《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

《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

《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

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或書作。

【卢】

盧【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洛乎切《集韻》《正韻》龍都切《韻會》籠都切,路平聲。《說文》飯器也。《字彙》盛火器也。《六書正譌》別作鑪爐,非。

與鑪罏壚通。《類篇》賣酒區也。《前漢·食貨志》令官作酒,率開盧以賣。

《司馬相如傳》文君當盧。《註》累土爲盧,以居酒瓮,四邊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鍜盧。《史記》作當鑪。《晉書·阮籍傳》作當罏。《王戎傳》作酒壚。

借爲黑色之稱。《集韻》黑弓也。通作玈。或作黸。《書·文侯之命》盧弓一,盧矢百。《左傳·僖二十八年》作玈弓矢。《揚子·法言》作黸。

《釋名》土黑曰盧。盧然解散也。

《水經注》奴盧縣有黑水,故池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因以爲名。

《韻會》湛盧,越劒名,歐冶子所鑄。言湛然如水黑也。

勃盧,矛屬。《集韻》長謂之勃盧。

呼盧,摴蒱戲,五子皆黑曰盧,最勝采也。《晉書·劉毅傳》挼喝五木成盧。

與矑通。目中黑子也。《前漢·揚雄甘泉賦》玉女無所,眺其淸盧。《註》盧,目童子也。《文選》作矑。本作〈目〉。

與獹通。良犬名。《詩·齊風》盧令令。《傳》盧,田犬。《張華·博物志》韓國有黑犬,名盧。《博雅》作韓獹。

與顱通。頭盧,首骨也。《前漢·武五子贊》頭盧相屬於道。《史記》作頭顱。俗作髗。

當盧,馬首飾。《詩·大雅·鉤膺鏤鍚箋》眉上曰鍚,刻金飾之,今當盧也。《正義》當馬之額盧。

的盧,馬名。《埤雅》顙有白毛,謂之的盧。俗云的顱,非也。

與鸕通。水鳥名。《前漢·司馬相如·上林賦》箴疵鳷盧。《註》鸕鷀也。《史記》作鸕。

與蘆通。觚盧,草名。《前漢·司馬相如子虛賦》蓮藕觚盧。《註》扈魯也。《史記》作菰蘆。

《廣韻》葦未秀者曰蘆。《禮·中庸》夫政也者,蒲盧也。《朱註》蒲,葦也。《鄭註》蒲盧,蜾蠃,謂土蜂也。《爾雅·釋蟲》果蠃,蒲盧。《註》卽細腰蜂也。《解頤新語》瓠細腰者曰蒲盧。蜂細腰者一曰蒲盧。

與。

水名。《宋史·河渠志》有胡盧河。《五代史·突厥傳》牛蹄突厥,其水曰瓠河。

與櫨通。柱上柎,卽今之斗也。《釋名》盧在柱端,都盧負屋之重也。《爾雅·釋宮》作櫨。《疏》斗栱也。

與籚廬通。都盧,國名。一曰戲伎名。《前漢·地理志》南入海有都盧國。《註》其國人勁捷,善緣高,故張衡西京賦云:都盧尋橦。《程大昌·演繁露》唐人以緣橦爲都盧緣。○按《晉語》侏儒扶盧,韋氏謂扶緣也。盧矛戟之柲,緣之以爲戲。《說文》作扶籚。《周禮·冬官考工記》作廬器。註:廬,力吾反,戈戟殳矛之柄也。是盧與籚廬古字通。

與轤通。鹿盧圜轉木也。《禮·喪大記註》以紼繞閒之鹿盧,輓棺而下之。

鹿盧,劒名。《宋書·禮志》劒不得鹿盧形。《註》古劒首以玉作鹿盧,謂之鹿盧劒。

果名。《爾雅·釋木·邊腰棗註》今謂之鹿盧棗。

若盧,官名。主弩射。《前漢·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若盧令丞。

獄名。主鞫將相大臣。《禮·月令·疏》囹圄,漢曰若盧。

盧牟,猶規矩也。《淮南子·要略篇》盧牟六合。

盧胡,笑也。一作胡盧。《後漢·應劭傳》掩口盧胡而笑。《孔叢子·抗志篇》衞君胡盧大笑。

地名。《左傳隱三年》尋盧之盟也。《註》齊地,今濟北盧縣故城。

山名。《前漢·揚雄·校獵賦》後盧山。《註》單于南庭山也。

姓。《廣韻》姜氏封於盧,以國爲氏。

複姓。《列子》有長盧子,古有尊盧氏,後氏焉。

有盧胥,善弋。《左傳》有盧蒲嫳,漢有索盧恢。《姓苑》有盧妃氏,湛盧氏。《五代周書》有豆盧寧。《魏書》有叱盧,沓盧等氏。

三字姓。《魏書》有吐伏盧,奚斗盧。《北史》有莫胡盧。

《字彙》盧回切,音雷。《周禮·夏官·職方氏》兗州其浸盧維。鄭康成讀。◎按《水經注》:漢封劉豨爲盧縣侯国。《前漢·王子侯表》作雷侯豨。是盧雷古字通。

《正韻》凌如切,音閭。與臚同。《唐書·和逢堯傳》欇鴻盧卿。《前漢·百官公卿表》作鴻臚,秦名典客,漢武帝更名大鴻臚。

與閭同。《前漢·霍去病傳》濟弓盧。《註》水名。《史記》作弓閭。《說文》本从虍从。俗从田作盧,非。

【李】

李【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杍《唐韻》《正韻》良以切《集韻》兩耳切《韻會》良士切,音里。《說文》果名。《素問》東方木也。《爾雅翼》李,木之多子者。《埤雅》李性難老,雖枝枯,子亦不細,其品處桃上。《詩·小雅》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韻會》世薦士謂之桃李。《劉向·說苑》樹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實焉。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莿焉。世謂狄仁傑,桃李皆在公門,正用此事。

《博雅》行李,關驛也。

與理通。《左傳·僖十三年》行李之往來。《周語》行李以節逆之。《泊宅編》李理義通,人將有行,必先治,如孟子之言治任。理亦治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熒惑爲李。《徐廣註》內則理兵,外則理政。

司理,官,亦稱司李。《前漢·胡建傳》黃帝李法。《管子·法法篇》臯陶爲李。

檇李,春秋吳地。

姓。《風俗通》伯陽之後。

【分】

分【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

《增韻》裂也,判也。

《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

《玉篇》隔也。

《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

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

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

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

《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

《唐韻》扶問切《集韻》《韻會》符問切,汾去聲。名分也。《禮·禮運》禮達而分定。

均也,分劑也。《禮·曲禮》分毋求多。

分位也。《漢諸葛亮出師表》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集韻》方問切,紛去聲。均也。《左傳·僖元年》救患分災。

《正韻》府吻切,音粉。《爾雅·釋器》律謂之分。《註》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氣。

《韻補》叶膚容切,音丰。《曹植·七啓》太極之初,渾沌未分。萬物紛錯,與道俱隆。

叶膚眠切,音近徧。《班固·西都賦》九市開場,貨別隊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災字原刻从。

【携】

携【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俗攜字。(攜)《唐韻》戸圭切《集韻》懸圭切,音畦。《說文》提也。《六書故》縣持也。《書·立政》左右攜僕。《註》攜持僕御之人。《詩·大雅》如取如攜。《疏》物在地上,手舉攜之。《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註》提攜,謂牽將行。

離也。《左傳·僖七年》招攜以禮。《周語》節度不攜。

連也。《前漢·天文志》杓攜龍角。《註》杓,斗柄也。

姓。見《姓苑》。或省作㩦。俗作携㩗擕,非。

【後】

後【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躓之也。《玉篇》前後也。《廣韻》先後也。《詩·小雅》不自我先,不自我後。

後嗣也。《禮·哀公問》子也者,親之後也。《書·蔡仲之命》垂憲乃後。《左傳·桓二年》臧孫達其有後于魯乎。

《集韻》亦姓。

《韻會》然後,語辭。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厚去聲。《增韻》此後於人,不敢先而後之,先此而後彼之後也。《老子·道德經》自後者,人先之。《論語》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詩·大雅》予曰有先後。《傳》相導前後曰先後。

《廣雅》娣姒,先後也。《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註》兄弟妻相謂曰先後,古謂之娣。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爲妯娌。

叶後五切,胡上聲。《揚雄·趙充國圖畫頌》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