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行鹜閧尘坌

出自:宋代·程公许《忆昔行送李成这徵君》

拼音:[lì][háng,xíng][wù][hòng,xiàng][chén][bèn]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忆昔与郡同射策,同舟同馆心胶漆。
万言人奏甘弃置,赖有湖山好看客。
归装濡滞及黄池,半菽寒菹作除夕。
慨慷相与期古人,聊复名场借梯级。
君家三秀立分鼎,太阿觉群锋更颖。
吏行鹜閧尘坌,寒露玉壶琼光炯。
五羊仙伯两眼明月秋,荐书万里徹冕旒。
四贤同时一纲收,朔风扶柂长江流。
迟顽我自费推激,隐忧百罹霜鬓出。
未能勇决便幽棲。宁免随阳睨残粒。
送君矫翮玉霄去,为钱皮胸怏悒。
向来四海李兵部,正色立朝古遗直。
九原凛凛有生气,馀愤须与君湔涤。
世故翻覆况多端,觉思使用权心胆寒。
谁生厉阶今为梗,涓涓不窒惊涛澜。
不知聚几州铁铸此错,百尺竿头一步底处著。
天位天职特用轩轾人,明眼勘破定何物。
波流何可金石转,鲍肆讵能兰麝夺。
君不见考功望郎谏疏沥忠赤,垂绅满朝皆太息。
信有宗工妙绳尺,梁园我亦尘下客。
法当冗散逃百谪,满意诸贤拱霄极。
谠言正论囊封溢,国势不难一枰活。
正途未易荆榛辟,有谋勿惮时造膝。
救溺拯焚奚可失,海南波宽老龙蛰。
朝朝满涧玩泉石,当为诸贤失衰疾。
我亦三叫喜动色,早愿采功败垂成休戍役。

查看原文

注释

【尘坌】1.灰尘,尘土。 2.尘俗;世俗之人。 3.比喻卑下的处境或微贱之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吏】

吏【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力置切《集韻》《韻會》良志切《正韻》力地切,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左傳·成二年》王使委于三吏。《註》三吏,三公也。

《韻會》府史之屬亦曰吏。《周禮·天官·大宰》八則,三曰廢置以馭其吏。《前漢·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爲長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爲少吏。《註》師古曰:吏,理也。主理其縣內也。

姓。《正字通》漢吏宗,王莽時人。

《五音集韻》神至切,音示。奉也,職事也,勞也。《說文》本作叓。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鹜】

鶩【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韻會》莫卜切,音木。《說文》鶩,舒鳧也。郭璞曰:鴨也。方氏曰:以爲人所畜,不善飛,舒而不疾,故曰舒鳧。《禮·曲禮·疏》野鴨曰鳧,家鴨曰鶩。

毛氏云:可畜而不能高飛曰鴨,野生高飛曰鶩。

《左傳·襄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饔人竊更之以鶩。

《周禮·春官·大宗伯》庶人執鶩。《鄭註》鶩取其不飛遷。

《後漢·馬援傳》刻鵠不成尙類鶩。

《楚辭·九歌》鼂騁鶩兮江臯。《註》鶩,亂馳也。

《廣韻》《韻會》亡遇切,音務。義同。

【閧】

閧【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貢切,音哄。《廣韻》兵鬭也。《集韻》鬭聲。《孟子》鄒與魯閧。《博雅》閧,鬭也。《釋文》胡貢反。

《廣韻》胡絳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降切,音巷。義同。

《集韻》與巷衖。

姓。《韻會》毛氏曰:當作鬨,从鬥从共。鬥音鬭,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廣韻云,今與門戸字同,其實非也。《正韻》孟子,鄒與魯鬨。揚子,一鬨之市。皆有兩音,後人傳寫,誤从門。今塲屋中,用孟子揚子,及經史中假借字,姑从門,其餘宜依本文。《廣韻》俗作闀。

【尘】

尘【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字彙補》古文塵字。註詳土部十一畫。(塵)〔古文〕。埃也。《爾雅·釋詁》久也。謂塵垢稽久也。《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

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

明窻塵,丹砂,藥名。《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

《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

《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將行復揚塵乎。

姓,見《統譜》。

叶直連切,音廛。《班彪·北征賦》忽進路以息節兮,飮予馬兮洹泉。朝露漸予冠蓋兮,衣晻藹而蒙塵。

【坌】

坌【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集韻》《韻會》也。《司馬相如·哀秦二世賦》登陂陀之長阪,坌入曾宮之嵯峨。《後漢·禰衡傳》飛詞聘辯,溢氣坌湧。《唐書·儒學傳》坌集京師。

《集韻》普悶切《正韻》步悶切,音炃。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