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涉险戒

出自:明代·高启《姑苏杂咏 太湖》

拼音:[bù,fǒu][gù][shè][xiǎn][jiè]

平仄:仄仄仄仄仄

长溪如白虹,分走荆霅派。
具区纳群流,襟带三郡界。
太虚混鸿蒙,元气流沆瀣。
初疑溟渤宽,稍觉云梦隘。
茫茫雁飞迟,飒飒帆度快。
雨来鼍报鸣,风起鸥惊迈。
神龙作渊都,岂复数鳞介。
珠光照水府,不受白日晒。
朝看炮车云,云浪动澎湃。
声吹地将浮,势击山欲坏。
黄头虽轻生,捩柁不敢懈。
有时湛明镜,峰吐青几块。
烟中树若莎,波上舟如芥。
渔就沙岸炊,客来水祠拜。
震泽思禹功,夫椒记吴败。
白鱼逢夏出,黄柑待秋卖。
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
欲寻鸱夷舸,不顾涉险戒
人生亦何为,世故自拘械。
万事风飘花,百年露垂曌。
何当叩林屋,秉炬访仙怪。
试探不死方,为人起疴瘵。

查看原文

注释

【不顾】1.不回头看。 2.不顾念;不照顾。 3.不理会。 4.不考虑;不顾忌。
【涉险】1.进入险要境地。 2.冒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顾】

顧【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古慕切,音故。《玉篇》瞻也。迴首曰顧。《詩·小雅》顧我復我。《箋》顧,旋視也。《書·太甲》顧諟天之明命。《傳》謂常目在之。

眷也。《詩·大雅》乃眷西顧。

《書·康誥》顧乃德。《傳》謂顧省汝德。

《詩·小雅》不顧其後。《箋》不自顧念。

但也。《禮·祭統》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下,顧上先下後耳。《疏》言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但尊上者在先,下者處後耳。一曰顧,故也,謂君上先餕,臣下後餕,示恩則從上起也。

發語辭。《史記·刺客傳》顧不易耶。《註》顧反也。《前漢·賈誼傳》首顧居下。《註》顧亦反也,言如人反顧然。

與雇同。《前漢·鼂錯傳》斂民財,以顧其功。《註》顧,讎也,若今言雇賃也。

引也。《後漢·黨錮傳》郭林宗、范滂等爲八顧,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國名。亦姓。《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傳》有韋國者,有顧國者。《箋》顧、昆吾,皆己姓。

地名。《左傳·哀二十一年》公及齊侯邾子盟于顧。《註》顧,齊地。

山名。《方輿勝覽》鎭江北固山,梁武攺曰北顧。

《五音集韻》公戸切,音古。義同。《書·微子》我不顧行遯。徐邈讀。俗作頋。

【涉】

涉【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徒行厲水也。《爾雅·釋水》繇膝以上爲涉。

經也。《枚乗·七發》於是背秋涉冬。

《前漢·賈山傳》涉獵書記,不能爲醇儒。《註》言若涉水獵獸,不專精也。

大涉,水名。《前漢·地理志》犍爲郡南廣縣有大涉水。

縣名。《廣輿記》屬彰德府,古涉侯國地,漢涉縣。

姓。《左傳》有涉佗。

《廣韻》丁愜切《集韻》的協切,音跕。與喋同。血流貌。

【险】

險【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檢切,音獫。《說文》阻難也。《玉篇》高也,危也。《易·屯卦》動乎險中。《坎卦》習坎,重險也。《又》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司險,官名。《周禮·夏官》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

《玉篇》邪也,惡也。《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

《周禮·春官·典同》險聲斂。《註》險謂偏弇也。險則聲斂不越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疢疾險中。《註》險,傷也。

地名。《史記·朝鮮傳》都王險。《註》險城,在樂浪郡浿水之東。《前漢·地理志》遼東郡險瀆。《註》朝鮮王滿都也,依水險故名。

《地理志》中山國安險。

《爾雅·釋魚》蜠大而險。《註》險者,謂汙薄。

《集韻》所斬切,音摻。艱難也。

希埯切,薟上聲。峻也。

巨險切,音芡。與儉同。

居奄切,音檢。《字林》山形似重甑。◎按此乃隒字之音義。類篇,隒又居奄切,而集韻隒闕此一音,乃隒譌作險耳。

《集韻》魚銜切,音。本作巖。《史記·殷本紀》得說於傅險中。《註》險,亦作巖。《集韻》或作嶮。

【戒】

戒【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介。《說文》警也。《書·大禹謨》警戒無虞。

諭也。《書·大禹謨》戒之用休。

告也。《儀禮·士冠禮》主人戒賔。《註》告也。《聘禮》戒上介亦如之。《註》猶命也。

《廣韻》愼也,具也。

備也。《易·萃卦》戒不虞。《註》備不虞也。

《易·繫辭》聖人以此齊戒。《註》洗心曰齊,防患曰戒。《朱子·本義》湛然純一之謂齊,肅然警惕之謂戒。

守也。《周禮·夏官·掌固》夜三鼜以號戒。《註》謂擊鼓行夜戒守也。

《司馬法》鼓夜半三通,號爲晨戒。

通作誡。《易·繫辭》小懲而大誡。《前漢·賈誼傳》前車覆,後車誡。

與界同。《史記·天官書》星茀於河戒。

《唐書·天文志》江河爲南北兩戒。

《韻補》叶居吏切,音記。《六韜》將不常戒,則三軍失其備。

叶紀力切,音亟。《詩·小雅》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