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嚎鴈鹜

出自:宋代·梅尧臣《送王正仲长官》

拼音:[cháng,zhǎng][tīng][háo][yàn][wù]

平仄:平平平仄仄

汴渠泝复沿,自可见迟速。
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
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黄流半泥沙,势浅见蹙澳。
千里东归船,何日下清渎。
澹澹风雨寒,长汀嚎鴈鹜
将投孤戍远,四顾危樯独。
强语慰妻弩,多虞赖僮仆。
到家秫已收,缀树橘始熟。
折腰无惭陶,怀遗焉媿陆。
我方羡子行,送望不移目。

查看原文

注释

【长汀】水边(或水中)长形的平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长】

長【戌集上】【長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镸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

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

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

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

《博雅》長,挾也。

《吳語》孤敢不順從君命,長弟許諾。《註》長弟,猶云先後也。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詩·小雅》東有啓明,西有長庚。《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日旣入,謂明星爲長庚。

宮名。《班固·西都賦》北彌明光而亙長樂。《謝朓·怨情詩》掖庭聘絕國,長門失歡宴。《註》長門,漢皇后所居。

地名。《玉海》長安,本關中地,西漢建都于此,後因謂天子所都爲長安。

山名。《說林》公見東陽長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國名。《山海經》有鹽長之國。

獸名。《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

草名。《爾雅·釋草》長楚,銚芅。《疏》長楚,一名銚芅。

姓。《左傳·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長牂守門。《註》長牂,衞大夫。

仲長,複姓。

長乗,神名。《山海經·郭璞贊》九德之氣,是生長乗。人狀犳尾,其神則凝。妙物自潛,世無得稱。

《韻會》《正韻》展兩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疏》元爲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長也。《戰國策》君長齊奚以薛爲。《註》長,雄長之長。

齒高也。《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禮·曲禮》年長以倍,則父事之。十年以長,則兄事之。五年以長,則肩隨之。

位高也。《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傳》言至海諸侯五國,立賢者一人爲方伯,謂之五長,以相統治。《釋文》五長,衆官之長。

《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則于都鄙,而建其長。《註》長謂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

進也。《易·泰卦》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生長也。《孟子》苟得其養,無物不長。

長養之也。《前漢·董仲舒傳》陽常居大夏,而以生育養長爲事。

《詩·大雅》克明克類,克長克君。《箋》敎誨不倦曰長。

官名。《左傳·襄十一年》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以救鄭。《註》庶長,秦爵也。

縣名。《左傳·襄十八年》夏,晉人執衞行人石買于長子。《註》長子縣,屬上黨郡。

《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音仗。《集韻》度長短曰長。

《集韻》餘也。《正韻》多也,宂也,剩也。《論語》長一身有半。《世說新語》平生無長物。《陸機·文賦》故無取乎宂長。

《正韻》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韓愈詩》得時方長王。

【汀】

汀【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他丁切《集韻》《韻會》湯丁切《正韻》他經切,音㕔。《說文》平也。謂水際平地。《謝靈運詩》汀曲舟已隱。《註》汀,水岸也。

州名。《韻會》唐開撫福二州山洞,置汀州,攺南州,宋復汀州。

水名。《廣輿記》汀水,其源自北至汀州府境入海,凡水皆東行,獨汀水南下。

洲渚。《楚辭·九歌》攐汀洲兮杜若。

《集韻》唐丁切,音庭。義同。

《唐韻》《集韻》《正韻》他定切,音聽。汀瀅,不遂志也。一曰汀瀅,小水。

《集韻》待鼎切,音挺。汀濘,泥淖也。《說文》汀或从平作,義同。別从亭作渟。

【嚎】

嚎【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字彙補》壺高切,音豪。見絃索辨譌。

【鴈】

鴈【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贗。《說文》鴈,䳘也。《玉篇》大曰鴻,小曰鴈。《禽經》一名翁雞。一名鯊鶉。一名鷹。《廣雅》鴚䳘,鶬䳘,鴈也。《揚子·方言》鴈,自關而東謂之鴚䳘,南楚之外謂之鶬鴚。

《法言》時來時往,朱鳥之謂歟。《註》鴈也。

名陽鳥。《書·禹貢》陽鳥攸居。《傳》隨陽之鳥。鴈屬。《禮·月令》孟春之月,鴻鴈來。《夏小正》鴈北鄕。《正字通》鴈夜宿,鴻內鴈外,更相驚避,飛則銜蘆避矰繳,有遠害之道。

《周禮·春官·大宗伯》禽作六摯,大夫執鴈。

《儀禮·士昏禮》下達納采用鴈。《又》昏之夕,親迎奠鴈。《疏》鴈,順隂陽往來,不再偶也。

《詩·鄭風》兩驂鴈行。《註》驂少次服馬,如鴈行也。

鵞名。《爾雅·釋鳥》舒鴈鵞。《疏》鵞一名舒鴈。

星名。天鴈,地鴈,奔星也。《爾雅·藝海泂酌》流星,色靑赤小者名地鴈,長二三丈者名天鴈。

地名。《前漢·地理志》鴈門郡。

山名。鴈門山,在高柳北。《山海經註》山有大池,鴈集其中,曰鴈塞。

衡山旁有回鴈峰。

《正字通》流庸謂之鴈戸。唐編民有鴈戸,謂如鴈去來無恆也。

木名。《唐書·地理志》雅州盧山郡貢石菖蒲落鴈木。

草名。《管子·地員篇》其種鴈膳黑實,朱跗黃實。《註》鴈膳,草名。

姓,見《姓苑》。

通贗。《韓非子·說林篇》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鴈往。齊人曰:鴈也,魯人曰:眞也。

叶魚旰切,音岸。《班固·西都賦》鶬鴰鴇鶂,鳧鷖鴻鴈。朝發河海,夕通江漢。一作鳱。《說文》鴈,从鳥人,厂聲。《徐鉉曰》从人从厂,義無所取,當从雁省。通作雁,別作鳫。

【鹜】

鶩【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韻會》莫卜切,音木。《說文》鶩,舒鳧也。郭璞曰:鴨也。方氏曰:以爲人所畜,不善飛,舒而不疾,故曰舒鳧。《禮·曲禮·疏》野鴨曰鳧,家鴨曰鶩。

毛氏云:可畜而不能高飛曰鴨,野生高飛曰鶩。

《左傳·襄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饔人竊更之以鶩。

《周禮·春官·大宗伯》庶人執鶩。《鄭註》鶩取其不飛遷。

《後漢·馬援傳》刻鵠不成尙類鶩。

《楚辭·九歌》鼂騁鶩兮江臯。《註》鶩,亂馳也。

《廣韻》《韻會》亡遇切,音務。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