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妍取势押缝尾

出自:宋代·薛绍彭《秘阁观书》

拼音:[zhēng][yán][qǔ][shì][yā][féng,fèng][wěi,yǐ]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访古求书二十年,二王真迹几人传。
每寻同好得消息,闻韶忘味心拳拳。
诸家真赝可屈指,缇巾入手分媸妍。
道山东观富奇古,世人想望如云天。
此生尘俗分不到,九重有路来无缘。
岂知司存预符玺,芸台高议开宾筵。
翰林入坐中执法,未容凡吏陪诸仙。
酒阑接武上秘阁,皇居紫禁凌非烟。
晋康法书在宝椟,傍架牙签一一穿。
紫衣黄门许一见,忽开复闭严关键。
右军尽善历代宝,八法独高东晋贤。
宏文旧物印章在,开元小篆朱犹鲜。
草行无穷少真楷,硬黄色净昏麻笺。
凤翥龙翔余复直,烟霏雾结断还连。
溟涨笔力老转剧,临池尚叹张学专。
言奴得法号神俊,逼人体势殊翩翩。
自方家尊聘豪翰,骎骎欲过骅骝前。
崇虚鹅群最真迹,万里古色星日悬。
笔乾墨淡不可搨,拙手添晕难磨湔。
小玺肥书两贞观,每角一字居四边。
南朝妙鉴各题检,怀充在后前僧权。
争妍取势押缝尾,磐石卧虎推满骞。
琅琊世谱今乃识,宝章十代何蝉联。
忠良贼孽无去取,茂宏处仲同一编。
其间楷真特萧散,南平秘法传僧虔。
卷杪题官记年月,方庆疏封在石泉。
当时盛事今不泯,曾看崔序传遗篇。
想见举朝推好尚,小钟发论头风痊。
髹奁别贮古杂迹,历代作者堪比肩。
步怀陈人有晋法,伯英汉帖疑吴颠。
诚悬送瓜特枯硬,欧取方险虞劲圆。
虞文发愿乃使用,壮古遒丽功力全。
世间此帖岂有二,孔庙破石人犹怜。
阿武章草五字句,画松分行如直弦。
牝鸡司晨足才致,蛾眉文墨争蝉娟。
青绫高标卷二十,淳化刻在诸帖先。
仲尼夏禹谢太傅,山涛汉章东晋宣。
体凡格陋漫收掇,一手临写烦雕镌。
二王妙迹半遗落,宝章虞柳俱见捐。
无盐刻画废西子,骐骥不御蹇著鞭。
永熙圣学贵斯事,讨论王著何备员。
百年文物盛于昔,继文真主方御乾。
岩廊道业仰夔禹,太平黼藻宗云渊。
宝书传世久未辑,明时盛事犹缺然。
谁能借辩达聪听,愿求精识重评诠。
收遗去陋再刊勒,鸠工不费数万钱。
嗟哉百卷顷刻过,安得放意徐穷研。
归来欲说急记取,瀛洲回首情悁悁。
心存默想尚可记,以指画被夜不眠。
休论顽仙与才鬼,但得曲掌甘终焉。

查看原文

注释

【争妍】竞相逞美。
【取势】1.得到利益。 2.谓借以取得好的姿势。
【押缝】1.亦称"押尾"。 2.署名于法书两纸首尾缝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争】

爭【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二手而曳之,爭之道也。《廣韻》競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玉篇》諫也。

訟也。《增韻》理也,辨也。《禮·曲禮》分爭辨訟,非禮不決。

姓。《正字通》印藪有爭不識,爭同。

《集韻》側逬切,箏去聲。義同。

《廣韻》本作諍,諫諍也,止也。《孝經·諫諍章》天子有爭臣七人。《韻會》俗作争,非。

【妍】

妍【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姸。

【取】

取【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

《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

《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

《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

《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

《集韻》《韻會》《正韻》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飮詩》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呌婦開大瓶,盆中爲吾取。感此氣揚揚,須知風化首。

《正韻》索也。《詩·小雅》如酌孔取。《箋》謂度所勝多少。

《六書本義》通用伸,伸通取。訓索,取轉聲,與娶趣字同。

《古文奇字》朱謀㙔曰:古文取,疑當从与聲。人與而我取也。

【势】

勢【子集下】【力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世。《說文》盛權力也。《孟子》好善而忘勢。

《廣韻》形勢。《易·坤卦》地勢坤。

《增韻》氣燄也。《書·君》毋倚勢作威。

《韻會》外腎爲勢。宮,男子割勢。

《韻補》叶式列切,音設。《木華·海賦》羣山旣略,百川潛渫。泱漭澹泞,騰波赴勢。

【押】

押【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音壓。署也。今人言文字押署是也。《文字指歸》押字才能也。《唐書·百官志》中書省舍人,以六員分押尚書六曹,佐宰相判案同署乃奏。《通典》中書舍人謂之六押。

歐陽脩曰:俗以草書名爲押字。

《集韻》按也。一曰管拘也。《唐書·百官志》朝會,監察御史二人押班。

押衙,官名。唐武臣衙官。

詩賦用韻曰押。言押者,壓也。

與壓通。《韓愈詩》故將臺榭押城闉。

《唐韻》《集韻》《韻會》古狎切,音甲。輔也。《增韻》檢束也。

《集韻》《韻會》轄甲切,音狎。義同。《前漢·揚雄傳》蠢迪檢押。《註》檢押,猶隱括也,言動由檢押也。

與狎通。《前漢·息夫躬傳》羽檄重迹而押至。《註》相因而至也。

【缝】

縫【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逢。《說文》以鍼紩衣也。《詩·召南》羔羊之縫。《傳》縫言縫殺之,大小得其制。

《魏風》可以縫裳。《左傳·昭二年》敢拜子之彌縫敞邑。《註》猶補合也。

《集韻》符風切《正韻》符中切,音馮。義同。

《廣韻》扶用切《集韻》房用切,音俸。衣縫也。《周禮·天官》縫人掌王宮之縫線之事。《禮·檀弓》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

【尾】

尾【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委。《說文》微也。从倒毛在尸後。《玉篇》鳥獸魚蟲皆有之。

末後稍也。《易•未濟》狐濡其尾。《書•君牙》若蹈虎尾。

《詩•邶風》瑣兮尾兮,流離之子。《註》瑣,細。尾,末也。

《戰國策》王若能爲此尾。《註》終也。

東方星名,十八度尾爲大辰。

次名。《禮•月令》日月會於鶉尾,斗建申之辰也。

底也。《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註》尾猶底也。言其源深出於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

《書•堯典》仲春鳥獸孶尾。《註》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因物之生育,驗其氣之和也。

陪尾,山名,在江夏安陸縣。一名橫尾。一曰負尾。

姓。《左傳》殷民六族有尾勺氏。

漢劉虞吏尾敦。

相关诗句
但得曲掌甘终焉 休论顽仙与才鬼 以指画被夜不眠 心存默想尚可记 瀛洲回首情悁悁 归来欲说急记取 安得放意徐穷研 嗟哉百卷顷刻过 鸠工不费数万钱 收遗去陋再刊勒 愿求精识重评诠 谁能借辩达聪听 明时盛事犹缺然 宝书传世久未辑 太平黼藻宗云渊 岩廊道业仰夔禹 继文真主方御乾 百年文物盛于昔 讨论王著何备员 永熙圣学贵斯事 骐骥不御蹇著鞭 无盐刻画废西子 宝章虞柳俱见捐 二王妙迹半遗落 一手临写烦雕镌 体凡格陋漫收掇 山涛汉章东晋宣 仲尼夏禹谢太傅 淳化刻在诸帖先 青绫高标卷二十 蛾眉文墨争蝉娟 牝鸡司晨足才致 画松分行如直弦 阿武章草五字句 孔庙破石人犹怜 世间此帖岂有二 壮古遒丽功力全 虞文发愿乃使用 欧取方险虞劲圆 诚悬送瓜特枯硬 伯英汉帖疑吴颠 步怀陈人有晋法 历代作者堪比肩 髹奁别贮古杂迹 小钟发论头风痊 想见举朝推好尚 曾看崔序传遗篇 当时盛事今不泯 方庆疏封在石泉 卷杪题官记年月 南平秘法传僧虔 其间楷真特萧散 茂宏处仲同一编 忠良贼孽无去取 宝章十代何蝉联 琅琊世谱今乃识 磐石卧虎推满骞 争妍取势押缝尾 怀充在后前僧权 南朝妙鉴各题检 每角一字居四边 小玺肥书两贞观 拙手添晕难磨湔 笔乾墨淡不可搨 万里古色星日悬 崇虚鹅群最真迹 骎骎欲过骅骝前 自方家尊聘豪翰 逼人体势殊翩翩 言奴得法号神俊 临池尚叹张学专 溟涨笔力老转剧 烟霏雾结断还连 凤翥龙翔余复直 硬黄色净昏麻笺 草行无穷少真楷 开元小篆朱犹鲜 宏文旧物印章在 八法独高东晋贤 右军尽善历代宝 忽开复闭严关键 紫衣黄门许一见 傍架牙签一一穿 晋康法书在宝椟 皇居紫禁凌非烟 酒阑接武上秘阁 未容凡吏陪诸仙 翰林入坐中执法 芸台高议开宾筵 岂知司存预符玺 九重有路来无缘 此生尘俗分不到 世人想望如云天 道山东观富奇古 缇巾入手分媸妍 诸家真赝可屈指 闻韶忘味心拳拳 每寻同好得消息 二王真迹几人传 访古求书二十年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