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日炎炎烟燎颜

出自:宋代·晁补之《收麦呈王松龄秀才》

拼音:[hàn][rì][yán][yán][yān][liáo,liǎo][yán]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晁庄寂莫依东山,王庄负郭容往还。
东山刺蓟深一尺,负郭家近饶盘餐。
穿鞋戴笠随麦陇,旱日炎炎烟燎颜
贱贫辛苦事当尔,君屋鳞鳞三百间。

查看原文

注释

【炎炎】1.灼热貌。 2.火光猛烈貌。 3.色彩光艳貌。 4.气势兴盛貌;向上貌。 5.权势煊赫貌。 6.指功勋卓著。
【炎烟】炎热的烟气。
【烟燎】祭天燔柴的烟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旱】

旱【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乎旰切《集韻》《韻會》侯旰切,音翰。《說文》不雨也。《書·說命》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詩·大雅》旱旣太甚。

山名。《詩·大雅》瞻彼旱麓。《傳》旱,山名也。

《廣韻》胡笴切《集韻》下罕切,音悍。義同。

《韻補》叶形甸切。《蘇轍·沂山祈雨詩》宿雪雖盈尺,不救春夏旱。吁嗟遍野天不聞,歌舞通宵龍一戰。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炎】

炎【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于廉切《韻會》疑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說文》火光上也。《玉篇》熱也,焚也。《書·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

《洪範》火曰炎上。

《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熏也。《詩·大雅》赫赫炎炎。

《吳語》日長炎炎。《註》進貌。

《正韻》熾也。

《禮·月令》其帝炎帝。《註》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

《呂氏春秋》南方曰炎天,東北曰炎風。

《集韻》《類篇》于凡切,槏平聲。義同。

《類篇》徒甘切,音談。美辨也。《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註》美盛貌。

《集韻》以贍切,音豔。《史記·司馬相如傳》獲耀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註》覩日月末光殊絕之用,以展其官職。

通焰。《前漢·五行志》人之所忌,其氣炎以取之。《蔡邕·釋誨》懼煙炎之毀熸。

《列子·湯問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註》炎去聲。《集韻》本作爓。亦同燄。◎按說文、玉篇、類篇、炎字俱自爲部。

【烟】

烟【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前切《集韻》《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音燕。《說文》本作煙。詳煙字註。《荀子·富國篇》鳧雁若烟海。

《廣韻》於眞切《集韻》《正韻》伊眞切,音燕。《說文》火气也。《周禮·秋官·蟈氏》以其煙被之。

姓。見《字彙》。

於眞切,音因。《周禮·春官·大宗伯註》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註》煙音因。《柳宗元·祭从兄文》留連遊歡,涉月彌旬,夜。

【燎】

燎【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玉篇》《正韻》力弔切,音料。《玉篇》庭燎國之大事,樹以照衆也。《詩·小雅》庭燎之光。《釋文》鄭云:在地曰燎,執之曰燭,樹之門外曰大燭,於內曰庭燎,皆是照衆爲明。《禮·月令》以共郊廟及百祀之薪燎。《周禮·天官·閽人》設門燎。《註》地燭也。

《玉篇》放火也。

《詩·陳風》佼人燎兮。《朱傳》燎明也。

《詩·小雅》燎之方揚。《箋》火田曰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照切,音療。《廣韻》照也。

《廣韻》一曰宵田。

《廣韻》放火也。《詩·大雅》瑟彼柞棫,民所燎矣。

《集韻》本作尞。《前漢·郊祀志》尞禋有常用。《註》師古曰:尞與燎同。

《唐韻》力小切《集韻》《韻會》朗鳥切《正韻》盧絞切,,亦放火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註》燎,力召反。

力鳥反。

《集韻》或作。亦作轑。《前漢·杜欽傳》欲以熏轑天下。《註》師古曰:轑,讀曰燎。假借用字。

《集韻》憐蕭切,音聊。縱火焚也。

離昭切,音摎。火在地曰燎。《詩·小雅·庭燎釋文》徐邈音力燒反。

【颜】

顔【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五姦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姦切,、頟、顔,顙也。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顔。

幘顔。《輿服雜事》漢桓帝延熹中,京師作幘,皆顔短耳長,以爲服妖。

那顔。外國語,猶華言大人。

商顔,山名。《前漢·溝洫志》引洛水至商顔下。《註》商山之顔,猶山額也。

孱顔,山高貌。《歐陽修詩》空碧更孱顏。

姓。《姓苑》出琅邪。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

邾武公字顏,公羊稱顏公,後遂爲氏。

古通眞韻,音銀。《蘇軾·祭韓忠獻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顔。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