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鸡飞去痈疽溃

出自:明代·田艺蘅《戎政府》

拼音:[yuán][jī][fēi][qù][yōng][jū][kuì,huì]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大将新开戎政府,门外列校如狼虎。
团营十二坐指挥,此生焉能与哙伍。
咸宁旗偃虏骑来,咸宁旗出虏骑回。
九庙震惊本兵死,帐中歌舞方行杯。
宠锡如山印如斗,君恩愈深臣愈负。
兔窟深藏屠酤儿,驼帏屡纳单于妇。
平头奴子腰尽黄,不独秦宫花底狂。
内家珠玉耀权室,锦衣目侧旋中伤。
猿鸡飞去痈疽溃,曾公夏公来作祟。
西湖一庄不忍捐,带砺山河片言坠。
劈棺僇尸枭九边,娇妻稚子藁街悬。
誓书未及传三叶,血食宁知绝九渊。
郿坞空为万年计,落花满地朱门闭。
鸡鸣狗吠散如烟,宠姬给配功臣第。
就里尤夸俞七儿,新人重事尚娇痴。
闹装宝束今何许,玉带曾劳柘柳枝。

查看原文

注释

【痈疽】毒疮,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细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炎。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猿】

猿【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玉篇》俗猨字。《戰國策》猿獼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

【鸡】

雞【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古兮切《集韻》《韻會》堅奚切《正韻》堅溪切,音稽。《說文》知時畜也。《玉篇》司晨鳥。《爾雅·釋畜》雞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雞僆,絕有力奮。《疏》此別雞屬也。《春秋·說題辭》曰:雞爲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易·說卦》巽爲雞。《書·泰誓》牝雞無晨。《周禮·春官·大宗伯》六摯,工商執雞。《禮·曲禮》雞曰翰音。

《爾雅·釋鳥》鶾,天雞《註》鶾雞赤羽。《逸周書》文鶾若彩雞,成王時蜀人獻之。

《爾雅·釋蟲》螒,天雞。《註》小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雞,又曰樗雞。《詩·豳風》六月莎雞振羽。《爾雅翼》一名梭雞。一名酸雞。

雞人,官名。《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

《禮·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雞彝。

地名。《春秋·襄三年》同盟于雞澤。《註》在廣平曲梁縣西南。

《昭二十三年》吳敗頓胡、沈蔡、許之師于雞父。《註》雞父,楚地。《戰國策》負雞次之典。《前漢·地理志》鬱林郡,雍雞縣。

姓。《正字通》明正統,陝西苑馬寺監正雞鳴時。《說文》籀文作鷄。互詳鳥部鷄字註。

【飞】

飛【戌集下】【飛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

《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

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

桑飛,鷦鷯別名。

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

《本草》漏蘆一名飛廉。

《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

借作非。《漢·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說文徐註》上旁飞者,象鳥頸。

【去】

去【子集下】【厶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

《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

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

《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

《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痈】

癰【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容切,音邕。《說文》腫也。《廣韻》癰癤。《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正字通》惡瘡也。有疵癰,赤施,兔齧,走緩四淫。厲癰,脫癰諸名。皆氣血稽留,榮衞不通之所致也。《後漢·律曆志》驚蟄晷長八尺二寸,未當至而至,多病癰疽脛腫。

地名。與雍州之雍通。《後漢·獻帝紀》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註》謂金城,酒泉,墩煌,張掖。

邕上聲。《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釋文》癰,委勇反。《集韻》亦作臃。

書作。

【疽】

疽【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七余切《集韻》千余切《韻會》七餘切,音苴。《說文》久癰也。《醫書》癰者,六腑不和之所生。疽者,五藏不調之所致,陽滯於隂則生癰,隂滯於陽則生疽。《左傳·襄十九年》荀偃癉疽《注》癉疽,惡創。《疏》疽癰也。《史記·孫吳傳》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正字通》癰之深者曰疽。疽深而惡,癰淺而大。

《集韻》子與切《正韻》再呂切,苴上聲。《集韻》㾛疽,癢病。

【溃】

潰【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對切,音繪。《前漢·文帝紀》大水潰出。《註》旁決曰潰。

亂也。《詩·大雅》潰潰回遹。

散也。《左傳·文三年》民逃其上曰潰。《公羊傳》國曰潰,邑曰叛。

遂也。《詩·小雅》是用不潰于成。

怒也。《詩·邶風》有洸有潰。《韓詩》潰潰,不善之貌。

水相交過曰潰。《宋玉·高唐賦》潰淡淡而入。

潰濩,水勢相激貌。《郭璞·江賦》潰濩泧漷。

《集韻》胡隈切,音回。義同。

戸代切,音。與瀣同。

胡骨切,音搰。決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