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痿黧病新差

出自:明代·杨基《舟入蔡河怀徐幼文》

拼音:[miàn][sè][wěi][lí][bìng][xīn][chà,chā,chāi,cī]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忆初见君江浦外,七尺长身齿含贝。
君年未冠复新婚,锦带吴钩紫丝佩。
豪姿侠气飒萧爽,春鸿轻便秋隼快。
结交梁楚燕赵间,追慕廉蔺羞郭解。
誓将弓槊事鞍马,耻作寒儒服巾带。
余时琐屑笺虫鱼,折几寒灯写秋芥。
相逢一笑恍自失,不异低岑仰高岱。
杀鸡为黍三日谈,深中肯綮入襜骱。
方喜师君竟兄我,卮酒动辄受百拜。
停觞烂熳出险语,磔裂鬼胆穷百怪。
天然清真去雕饰,王嫱西施洗铅黛。
漱芳隽腴再三读,项上之脔左手蟹。
技痒砺秣互掎角,十捷一二八九败。
余实羡君敏且博,君亦怜余强而迈。
英雄敢夸君与我,强弱不止楚敌蔡。
孟潴豪士渤海高,时复峙足如鼎鼐。
高才于我十倍我,尚叹追君力不逮。
纵横千字戚生笔,迭宕百韵余公莱。
僧房秋迥钵声长,雪屋香销烛痕在。
清游未竟夕漏终,落月残星悲一慨。
激烈正醉金陵酒,漂泊共泛濠梁载。
城荒地僻生计拙,时脱春衫倩人卖。
破楼夜雨邻钟急,委巷秋风茅屋坏。
斯时愁绝正难禁,君独相看劝余耐。
别来奔走向西洛,面色痿黧病新差
章台握手须臾立,胸臆梗塞若有碍。
平生耻作儿女悲,此别戚戚若有慨。
今朝过蔡将入陈,渐见舟舻舣滩濑。
平漪细石鱼跳渚,斜日低烟雁横塞。
相思无奈客中愁,聊述长歌歌一再。

查看原文

注释

【面色】1.脸上的气色。 2.指脸。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面】

面【戌集中】【面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象人面形。《書·益稷》汝無面從,退有後言。

見也。《禮·曲禮》夫爲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註》反言面者,從外來,宜知親之顏色安否。《儀禮·聘禮》者出請事,賔面如覿幣。《註》面,亦見也。《周禮·秋官·司儀》私面。《註》私覿也。

向也。《書·周官》不學牆面。《疏》人而不學,如面向牆。《禮·曲禮》天子當依而立,諸侯北面而見天子,曰覲。

《玉藻》唯君面尊。《註》面,猶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面朝後市。

《廣韻》前也。《儀禮·士冠禮》覆之面葉。《註》面,前也。

《韻會》方面,當四方之一面也。《書·顧命》大輅在賔階面,綴輅在阼階面。《周禮·冬官考工記》或審曲面勢。《註》審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勢之宜。《史記·留侯世家》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

《韻會》相背曰面。《史記·項羽紀》馬童面之。《註》如淳曰:面,不正視也。《前漢·項羽傳註》師古曰:如淳說非也。面謂背之,不面向也。面縛亦謂反背而縛之,杜元凱以爲但見其面,非也。

《前漢·張敞傳》自以便面拊馬。《註》師古曰:便面,扇之類也。亦曰屛面。

【色】

色【未集下】【色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博雅》色,縫也。

【痿】

痿【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儒隹切,音甤。《說文》痺疾。《正韻》濕病。一曰兩足不能相及。《內經》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當各補其營,通其兪,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史記·韓王信傳》僕之思歸,如痿人不忘起。《註》不能行。《前漢·哀帝紀痿痺註》如淳曰:兩足不能過曰痿。師古曰:痿亦痺病也。《枚乗·七發》出與入輦,命曰蹷痿之機。

《史記·五宗世家》端爲人賊戾,又隂痿。《註》正義曰:不能御婦人。

《廣韻》於為切《集韻》《韻會》邕危切,音逶。

《廣韻》人垂切《集韻》儒垂切,音撋。

《廣韻》《集韻》同。

《集韻》鄔賄切,音猥。㾯㾼,風病。或作痿。

【黧】

黧【亥集下】【黑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郞奚切《集韻》《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玉篇》黑也。《廣韻》黑而黃也。《戰國策》黧牛之黃也似虎。

《爾雅·釋鳥》倉庚,黧黃也。《註》其色黧黑而黃,因名。

或作犁。《戰國策》面目犁黑。

或作黎。《書·禹貢》厥土靑黎。《註》色靑黑而沃壤。

《集韻》《韻會》良脂切,音梨。

《集韻》力皆切,音唻。義䵩。

【病】

病【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正韻》與正氣在膚體中也。

《廣韻》憂也。《禮·樂記》病不得其眾也。《注》病,猶憂也。以不得眾心為憂。

苦也。《書·呂》人極于病。《傳》欲使惡人極于病苦,莫敢犯者。《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恨也。《左傳·文十八年》閻職曰:與刖其父,而弗能病者,何如。《註》言不以父刖為病恨。

困也。《禮·表記》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註》病謂罪咎之。《疏》謂不以已之所能使他人必能。若他人不能,則為困病。

辱也。《禮·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註》詬病,猶恥辱也。

短也。《晉語》公曰:舅所病也。《註》病,短也。

病,坊閒曹也。《類要》唐以祕書監望雖淸雅,實非要劇,以監為宰相病坊,丞及著作郎為尚書郎病坊,祕書郎及著作佐郎為監察御史病坊。

《韻補》叶被旺切,音傍。《黃庭經》宅中有士,常衣絳,子能見之,可不病。橫立長尺,約其上,子能守之,可無恙。

【新】

新【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辛。《說文》取木也。

《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姓。《晉語》新穆子。

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

【差】

差【寅集中】【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察辭于差。《前漢•東方朔傳》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爾雅•釋詁》擇也。《釋文》差音㐅。《詩•小雅》旣差我馬。

《廣韻》楚宜切《集韻》《韻會》叉宜切《正韻》叉茲切,音縒。《廣韻》次也,不齊等也。《后漢荀爽傳》天子娶十二,諸侯以下各有等差。

《玉篇》參差,不齊也。《韻會》參差,亂絲貌。參相參爲參,兩相參爲差。《詩•周南》參差荇菜。《風俗通》舜作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其形參差,象鳳翼。

《韻會》參差,洞簫也。《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

《韻會》差池,燕飛也。《詩•邶風》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唐韻》楚佳切。《集韻》《韻會》《正韻》初佳切,音釵。《韻會》差使也。《唐宣宗詔》凡役事委令輪差。

擇也。《廣韻》風》穀旦于差。《釋文》差,鄭初佳反。王音嗟。徐七何反。

《廣韻》差殊,亦不齊。《禮•王制》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爲差。《釋文》差,初佳反。徐,初宜反。

僭差。《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軍禮同邦國。《註》同謂威其不協僭差者。《釋文》差,初佳反。

《韻會》夫差,吳王名。

差分,算法。《周禮•地官•九數註》有差分,今有重差。

《集韻》《韻會》《正韻》倉何切,音磋。《集韻》淅也。《禮•喪大記》御者差沐于堂上。《註》差,淅也。淅飯米取其潘爲沐也。

《韻補》差,過也。《屈原•離騷》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韻會》景差,楚人名。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楚懈切,釵去聲。《廣韻》病除也。《集韻》瘉也。《魏志•張遼傳》疾小差。

《韻會》差,較也。《左傳•宣十二年註》拔旗投衡使不帆,風差輕。《釋文》差,初賣反。

《集韻》楚嫁切,杈去聲。差異也。《韓愈•瀧吏詩》颶風有時作,掀簸眞差事。

與磋通。《韻會》磋或作差。

《集韻》古與嗟通。註詳口部十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