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兮好音

出自:宋代·林宪《寓天台水南四首》

拼音:[líng][líng][xī][hǎo,hào][yīn]

平仄:平平平仄平

春雨暗前山,春云行远林。
月落鸡犬静,谁闻梁甫吟。
巍巍兮高山,泠泠兮好音
谁闻梁甫吟,惟恐山不深。

查看原文

注释

【泠泠】1.清凉、冷清的样子:清清泠泠|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 2.形容声音清脆、悠扬:音泠泠而盈耳|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
【好音】1.悦耳的声音。 2.也特指乐声。 3.犹言好消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泠】

泠【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水名。《說文》水出丹陽宛陵,西北入江。

關中有泠水。《水經注》泠水,出浮胏山。

零陵有泠水。《水經注》泠水,南出九疑山,北流經泠道縣。

桂陽曲江縣有泠水。《水經注》泠水出泠君山。

淸泠,水名。《張衡·西京賦》耕父揚光於淸泠之淵。《註》在南陽西鄂山上。

三江之水曰三泠。

泠泠,水聲。《古樂府》山溜何泠泠。

風聲。《宋玉·風賦》淸淸泠泠,愈病析酲。《莊子·逍遙遊》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音聲洋溢曰泠泠。《陸機·文賦》音泠泠而盈耳。

泠風,和風,所以成穀也。《呂氏春秋辨士篇》師爲泠風。

邑名。《左傳·哀二十五年》將適泠。

麊泠,漢縣名,屬交趾郡。泠道,亦漢縣名,屬零陵郡。

與伶通。《左傳·成九年》晉侯見鐘儀,問其族,曰:泠人也。《正義》泠氏世掌樂官而善,故後世名樂官爲伶官。

《集韻》朗鼎切,音笭。水貌。

靈年切,音蓮。毛長總結也。《周禮·天官·內饔》羊泠毛而毳羶。《註》泠音靈,徐邈音朗年反。

【兮】

兮【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

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

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好】

好【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

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

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

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

《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

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璧羨尺好,三寸以爲度。《註》羨,徑也。璧羨,以起度也。好,璧孔也。

姓。見《纂文》。

叶呼厚切,音吼。《王褒·講德論》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揜其醜。

叶滂佩切,音配。《楚辭·九章》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母姣而自好。

叶呼切,音詬。《詩·唐風》豈無他人,維子之好。叶上究。

【音】

音【戌集中】【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今切,音隂。《說文》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書·舜典》八音克諧。《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疏》方謂文章,聲旣變轉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音則今之歌曲也。《周禮·春官·大師》以六律爲之音。《疏》以大師吹律爲聲,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謂之爲音。《詩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疏》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別。樂記註: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以聲變乃成音,音和乃成樂,故別爲三名。對文則別,散則可以通。季札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公羊傳曰:十一而稅頌聲作,聲卽音也。下云治世之音,音卽樂也。是聲與音樂各得相通也。

《易·中孚》翰音登于天。《禮·曲禮》雞曰翰音。

姓。見《姓苑》。

《正韻》於禁切。與䕃通。《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杜預註》音,所茠䕃之處。古字借用。○按註借用,是古字聲同,皆相假借,且釋文作於鳴反,不作去聲讀,正韻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