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鬓已苍

出自:宋代·杨冠卿《秋日怀松竹旧友》

拼音:[jiān][jiā][bìn][yǐ][cā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乌免不停轨,蒹葭鬓已苍
囊空携古锦,赋未奏长杨。
林下松风曲,炉边柏子香。
朝昏作禅供,荣辱已俱忘。

查看原文

注释

【蒹葭】《诗·秦风》篇名。一般认为是一首情诗,写对“伊人”反覆追求而终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忧伤。诗的意境优美深长,有“一唱三叹”的情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蒹】

蒹【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古甜切《正韻》古嫌切,音兼。《說文》雚之未秀者。《詩·秦風》蒹葭蒼蒼。《傳》蒹,薕也。《疏》似雚而細,高數尺。陸璣云:水草,堅實,牛食之令牛肥强,靑、徐州人謂之蒹。

【葭】

葭【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古牙切,音嘉。《說文》葦之未秀者。《廣韻》蘆也。《爾雅·釋草》葭,華。《註》卽今蘆也。《詩·召南》彼茁者葭。

葭莩,見莩字註。

笛也。《謝靈運詩》鳴葭戾朱宮。《註》鳴笛引路也。

水名。《漢書註》葭水在廣平南和。

通茄。《文註》杜摯《葭賦》。葭今作茄。

《集韻》何加切,音遐。芙渠葉。本作蕸,或省。

《唐韻古音》讀姑。《司馬相如·子虛賦》藏莨蒹葭,東蘠彫胡。

《毛詩古音攷》音蓑。《張衡·西京賦》齊栧女,縱棹歌。發引和,校鳴葭。

【鬓】

鬢【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說文》頰髮也。《釋名》鬢,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連髮曰鬢。鬢,濱也。濱,崖也。爲面頰之崖岸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註》鬢,髮類也。

【已】

已【寅集中】【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

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

《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義同。

【苍】

蒼【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倉。《說文》草色也。《易·說卦傳》震爲蒼筤竹。《臨川吳氏註》蒼,深靑色。《詩·王風》悠悠蒼天。《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疏》似水之蒼而雜有文。

《博雅》茂也。《書·益稷篇》至于海隅蒼生。《傳》蒼蒼然生草木。

老也。《詩·秦風》蒹葭蒼蒼。《釋文》物老之狀。

《前漢·陳勝傳》蒼頭。《註》士卒靑帛巾。

《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姓。《通志·氏族略》蒼氏。《註》《風俗通》云:八愷,蒼舒之後。

《韻會》采朗切,倉上聲。莽蒼,寒狀。一曰近郊之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亦作倉。《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直音》作蒼。蒼字从艸作。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