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偿拽杷拖犁债

出自:宋代·释慧开《偈颂八十七首》

拼音:[zài][cháng][zhuài,zhuāi,yè][pá][tuō][lí][zhài]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掣断绳头欲自由,那知定业未容休。
再偿拽杷拖犁债,鼓得西法水逆流。

查看原文

字义

【再】

再【子集下】【冂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作代切,音載。《說文》一舉而二也。从冓省。《徐曰》一言舉二也。《玉篇》兩也。《廣韻》重也,仍也。《書·禹謨》朕言不再。《禮·儒行》過言不再。《註》知過則改,故不再也。《左傳·僖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子例切,音祭。《楚辭·九章》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偿】

償【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市羊切《集韻》辰羊切,音常。還所值也。《前漢·雋不疑傳》不疑爲郞,或誤持同舍郞金去,同舍郞意不疑,不疑買金償之。

酬報。《左傳·僖十五年》西鄰責言,不可償也。

《集韻》始兩切,音賞。

時亮切,音尚。義同。

【拽】

拽【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羊列切。同抴。拖也。《禮·曲禮》車輪曳踵。《疏》曳,拽也。不得舉足,但起前拽後,使踵如車輪曳地而行。

以制切,音曳。引也。《朱子·語類》康節,凡事纔覺難,便拽身退。

時制切,音誓。亦拖也。山東語。《正字通》拽字譌省。拽本作。

【杷】

杷【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蒲巴切,音爬。《說文》收麥器。一曰平田器。《戰國策》秦頓弱曰:商人無杷銚柱耨之勢,而有積粟之實。

枇杷,果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枇杷橪。《張揖註》枇杷似槲樹而葉長,子似杏。

樂器。《釋名》枇杷,馬上所鼓。俗作琵琶。○按《風俗通》从手,不从木。

《集韻》傍卦切,音。田器也。

薄邁切,音敗。義同。

《韻會》與欛同。柄也。《晉書·王濛傳》濛卒,劉惔以犀杷麈尾置棺中。

【拖】

拖【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同拕。《班固·西都賦》挾師豹,拖熊螭。《註》拖,曳也。讀平聲。

《禮·少儀》僕者負良綏,申之面,拖諸幦。《疏》拖,猶擲也。亦引也。綏申於面前而引之,可置車幦上也。《論語》加朝服拖紳。《司馬相如·上林賦》宛虹拖於楯軒。《註》拖謂申加於上也。讀上聲或去聲。

《廣韻》《集韻》吐邏切。牽車也。

【犁】

犁【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正韻》鄰溪切。同犂。詳後犂字註。

【债】

債【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側賣切,齋去聲。《說文》負也。今俗負財曰債。《前漢·鼂錯傳》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谷永傳》爲人起債分利受謝。

通作責。《周禮·天官·小宰》八成經邦治,四曰聽稱責。《戰國策》馮諼爲孟嘗君收責於薛。《史記》作收債。《前漢·高帝紀》歲竟,兩家常折券棄責。讀如債。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