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闻蟋蟀唱

出自:明代·皇甫汸《春答子安兄岁暮见贻》

拼音:[zài][wén][xī][shuài][chàng]

平仄:仄平平仄仄

在昔参英寮,俱承明主顾。
被服纷妍姿,彯缨俪芳步。
悲哉游子情,徒以潜郎故。
一为冲飙激,遂使佳期误。
入魏怅无倚,浮湘眷有慕。
扬旌指敝庐,千里同归路。
再闻蟋蟀唱,两见蒹葭露。
耀灵本易倾,驰运岂难度。
端居怀苦心,苦心谁与晤。
但感时不然,何嗟岁云暮。

查看原文

注释

【蟋蟀】1.亦作"螅蟀"。 2.昆虫名。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雄的善鸣﹐好斗。也叫促织。 3.《诗.唐风》篇名。小序谓刺晋僖公"俭不中礼"。 4.象声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再】

再【子集下】【冂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作代切,音載。《說文》一舉而二也。从冓省。《徐曰》一言舉二也。《玉篇》兩也。《廣韻》重也,仍也。《書·禹謨》朕言不再。《禮·儒行》過言不再。《註》知過則改,故不再也。《左傳·僖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

子例切,音祭。《楚辭·九章》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闻】

聞【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蟋】

蟋【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悉。《說文》蟋蟀也。詳蟀字註。

《集韻》所櫛切,音瑟。與字。

【蟀】

蟀【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所律切《韻會》《正韻》朔律切,。

【唱】

唱【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尺亮切,音厰。《說文》導也。《玉篇》禮記曰:一唱而三歎。○按《樂記》今本作倡。

《廣韻》發歌也。《廣韻》亦作誯。《集韻》亦作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