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气伤情皪瘖痖

出自:明代·刘基《听蛙》

拼音:[gǎn][qì][shāng][qíng][lì,luò,bō][yīn][yǎ]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绕舍荒池底且,蛰蛙齐候鸣雷社。
已知地气上如炊,更觉石泉流若泻。
举头玉烛焕阳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半夜条风入绮窗,清晨细雨霏檐瓦。
梁间紫燕舞参差,枝上黄莺语悲姹。
播形肖貌均有生,感气伤情皪瘖痖
初聆衙衙杂更鼓,渐听嘈嘈成侈哆。
犹持坚白较同异,似坐狙丘谈稷下。
村童叫噪聋学究,悍妇勃磎喧姊姐。
西域胡僧弹般若,齐东老生矜炙濩。
逸帆触岸靡蒹葭,醉客骂筵投盏斝。
呦咬谁辨骠儿哇,秬砉乍开叟呵。
怒牙嚼啮悸罗吞,寤言诘屈惊宜<榼木>。
徒夸楚使能詈齐,未让秦巫工诅芋。
兜离僸佅纷鏚缕,帝乐虚张洞庭野。
虞夔奚暇调笙磬,周瞽曷由分郑雅。
旅人怀忧实无寐,遭此强聒胡为者。
得非作奸谋蚀月,无奈聚讼腾欢谀。
昔闻周公立典教,蝈氏专司鞠灰洒。
常疑圣人茂育物,独向微虫少宽假。
乃今知其非琐屑,欲问官司乞余灺。
凤皇鸑鷟声苦希,白雪阳春和偏寡。
蚊蝇蚤虱多于沙,钻咂喑呜纷丑<者鬼>。
虾蟆幸不含毒螫,何苦呶号争跁跒。
乌鸢逐响蛇听音,宁顾人腹生症瘕。
赋诗却笑柳柳州,忍使腥臊辱俎鲊。

查看原文

注释

【伤情】伤感。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感】

感【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古禫切,甘上聲。《廣韻》動也。从心咸聲。《增韻》格也,觸也。《易·咸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字彙補》戸坎切。與撼通。《詩·召南》無感我帨兮。

《集韻》《正韻》胡紺切。與憾通。恨也。《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咸有感義,故感字从咸。

【气】

气【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與人物也。今作乞。

《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爲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註》元氣,天氣也。

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註》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六氣。《左傳·昭元年》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註》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地黃之氣爲六氣。

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曆家有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註》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唐韻》《集韻》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叶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叶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伤】

傷【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式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尸羊切,音商。痛也。《爾雅·釋詁》傷思也。《詩·周南》維以不永傷。《小雅》我心憂傷。

創也,損也。《書·說命》若跣弗視地,厥足用傷。

毀傷也。《禮·緇衣》心以體全,亦以體傷。

戕害也。《左傳·僖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

姓。《左傳》傷省,宋人。

《諡法》未家短折曰傷。

叶式亮切,同慯。《張衡·四愁詩》路遠莫致倚愁悵,何爲懷憂心煩傷。

【情】

情【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皪】

皪【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5画

《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狼狄切《正韻》朗狄切,音瀝。《廣韻》的皪,白狀。《左思·魏都賦》丹藕凌波而的皪。《註》光明也。或作㿨。

《玉篇》明珠也。《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明月珠子,的皪江靡。《註》明珠光也。與玓瓅同。

《集韻》歷各切,音洛。白色。或作。

北角切,音剝。皪犖,雜色。

【瘖】

瘖【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於今切《集韻》《韻會》於金切《正韻》於禽切,。

蟲名。《揚子·方言》謂之寒蜩。寒蜩。瘖蜩也。

《集韻》於禁切,音䕃。痛劇也。

《韻彙小補》古文陰字。註詳阜部八畫。

【痖】

瘂【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烏下切《集韻》《正韻》倚下切,音啞。《玉篇》瘖瘂也。《廣韻》同啞。《集韻》瘖也。

《方書》人身項後入髮際五分為瘂門。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