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试复第一

出自:宋代·方回《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

拼音:[tíng][shì][fù][dì][yī]

平仄:平仄仄仄平

我年三十四,鄂汉脱战场。
四月扁舟东,生汝于建康。
九载鹤山门,静翁还鵷行。
实为旧主人,别意殊徊徨。
尔时京湖阃,开府罗才良。
吕氏贤父子,欲我高腾骧。
补以爵,江岸司征航。
既而今左辖,千骑如池阳。
携我一家往,郡斋代表章。
汝姊始四岁,同尔归南堂。
明年辛酉秋,浙漕鹗荐翔。
道山此大恩,给我鬻爵郎。
不学执国柄,似道贪如狼。
其客福建子,莹中狼如羊。
厥子偶不第,乃独憾老方。
谗之于似道,阴幽弩机张。
廷试复第一,考官文赵常。
易置乙科首,尔岂识臭香。
萧艾压兰蕙,我心亦不忙。
仕宦天有命,岂由人低昂。
不意毒愈盛,廖真嬖人仓。
五百彼何知,四遭白简霜。
故尝忤林答,何至嗾郭阊。
鲁港出师败,虮臣叫九苍。
数其十可斩,乃先窜炎荒。
诛之木绵庵,身死国亦亡。
为相亡人国,自合以命偿。
匪我快私愤,人欲抽尔肠。
台谏我不就,出守邻故乡。
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
夷齐与箕微,均为识三纲。
我所领小垒,可容久徜徉。
亦欲舍之去,群盗纷寇攘。
勉强不得已,芟恶完善良。
完国非我责,完郡亦何伤。
幸保千里民,不为剑戟戕。
奸鬼伏肘腋,两贼程与黄。
门生讦座主,婿不顾糟糠。
妄告无反坐,官吏饱贿贓。
一朝掷笏绶,仅有书几囊。
辛巳至庚子,阖门饥欲僵。
二十年不仕,愚意谁揣量。
苟生内自愧,一思汗如浆。
焉得挂海席,万里穷扶桑。
茅屋荫松菊,槿篱畦芋姜。
读书粗知道,晦遁攀余芳。
诗文亦不俗,千篇垂琳琅。
今汝往筮仕,已逾四十强。
萧然乏行李,艰甚谋聚粮。
此皆我之过,弃官畏祸殃。
以致儿女辈,无不羸以尫。
行行燕山下,悠悠易水傍。
北风无时无,南人少裘裳。
汝父近八袠,汝母七旬将。
苟可得一职,归甘泌之洋。
生理我无策,徒此歌慨慷。
壮士一大笑,出门青天长。

查看原文

注释

【廷试】科举制度会试中式后,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通常称殿试。
【第一】1.等第次序居首位或首位的。 2.形容程度最深;最重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廷】

廷【寅集下】【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亭。《說文》朝中也。《廣韻》朝廷也。《論語》其在宗廟朝廷。《疏》朝廷,布政之所。《釋文》廷,停也,人所集之處。

《廣韻》正也。《韻會》直也。

《廣韻》廷者,平也。

廷尉,官名。《前漢·百官表》廷尉,秦官。《註》廷,平也,治獄貴平,故以爲號。

《廣韻》《韻會》《正韻》徒徑切,亭去聲。義同。

【试】

試【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不試而民咸服。《莊子·齊物論》嘗試言之。

《正韻》式至切,音翅。義同。

姓,見《姓苑》。

《集韻》設職切,音識。義同。通作式。

叶詩止切,音始。《詩·小雅》方叔涖止,其車三千,師干之試。試叶止。

叶申之切,音詩。《詩·小雅》私人之子,百僚是試。叶上裘,裘音渠之反。

【复】

復【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

《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

《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

《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

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

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

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大業初改曰沔州。

復陶,官名。《左傳·襄三十年》使爲君復陶。《註》復陶,衣服之官也。

衣名。《左傳·昭十二年》王皮冠秦復陶。《註》秦所遺羽衣也。

《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集韻》重也。《正韻》反覆也。《易·復卦》反復其道。《詩·小雅》顧我復我。《註》謂迴轉反復之也。

《正韻》復,除也。《前漢·高帝紀》七大夫以下,皆復其身及戸勿事。《註》復其身,及一戸之內,皆不徭役也。

與複通。《史記·秦始皇紀》爲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前漢·高帝紀》上從復道上,望見諸將往往耦語。《註》上下有道,故謂之復。

與覆通。《詩·大雅》陶復陶穴。《音義》復,累土於地上。《說文》作覆。

《集韻》《韻會》《正韻》浮富切,浮去聲。《集韻》又也。《增韻》再也。《詩·大雅·大明序》文王有明德,故天復命武王也。

叶房月切,音伐。《韓愈·招揚之罘詩》禮稱獨學陋,易貴不遠復。作詩招之罘,日夕抱饑渴。渴,巨列切。

【第】

第【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正韻》大計切,音弟。次第也。《左傳·哀十六年》子西曰:楚國第我死,令尹、司馬非勝而誰。《註》用士之次第。

但也。《史記·陳丞相世家》陛下第出僞遊雲夢。《註》第,且也,但也。

第宅。《前漢·高帝紀》爲列侯者賜大第。《註》孟康曰:有甲乙次第,故曰第也。《司馬相如·喻巴蜀檄》位爲通侯,居列東第。

複姓。《後漢·第五倫傳》齊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爲氏,有第五、第八等氏。

同弟。《說文》第本作弟,韋束之次第也。今爲兄弟字。

《集韻》一曰順也。

《韻會》舊註作苐,非。苐,草也。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相关诗句
出门青天长 壮士一大笑 徒此歌慨慷 生理我无策 归甘泌之洋 苟可得一职 汝母七旬将 汝父近八袠 南人少裘裳 北风无时无 悠悠易水傍 行行燕山下 无不羸以尫 以致儿女辈 弃官畏祸殃 此皆我之过 艰甚谋聚粮 萧然乏行李 已逾四十强 今汝往筮仕 千篇垂琳琅 诗文亦不俗 晦遁攀余芳 读书粗知道 槿篱畦芋姜 茅屋荫松菊 万里穷扶桑 焉得挂海席 一思汗如浆 苟生内自愧 愚意谁揣量 二十年不仕 阖门饥欲僵 辛巳至庚子 仅有书几囊 一朝掷笏绶 官吏饱贿贓 妄告无反坐 婿不顾糟糠 门生讦座主 两贼程与黄 奸鬼伏肘腋 不为剑戟戕 幸保千里民 完郡亦何伤 完国非我责 芟恶完善良 勉强不得已 群盗纷寇攘 亦欲舍之去 可容久徜徉 我所领小垒 均为识三纲 夷齐与箕微 裸士来殷商 大物既归周 出守邻故乡 台谏我不就 人欲抽尔肠 匪我快私愤 自合以命偿 为相亡人国 身死国亦亡 诛之木绵庵 乃先窜炎荒 数其十可斩 虮臣叫九苍 鲁港出师败 何至嗾郭阊 故尝忤林答 四遭白简霜 五百彼何知 廖真嬖人仓 不意毒愈盛 岂由人低昂 仕宦天有命 我心亦不忙 萧艾压兰蕙 尔岂识臭香 易置乙科首 考官文赵常 廷试复第一 阴幽弩机张 谗之于似道 乃独憾老方 厥子偶不第 莹中狼如羊 其客福建子 似道贪如狼 不学执国柄 给我鬻爵郎 道山此大恩 浙漕鹗荐翔 明年辛酉秋 同尔归南堂 汝姊始四岁 郡斋代表章 携我一家往 千骑如池阳 既而今左辖 江岸司征航 补以爵 欲我高腾骧 吕氏贤父子 开府罗才良 尔时京湖阃 别意殊徊徨 实为旧主人 静翁还鵷行 九载鹤山门 生汝于建康 四月扁舟东 鄂汉脱战场 我年三十四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