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後耦耕伴

出自:宋代·李廌《同张公硕梅耕道访董畸老郊居》

拼音:[rì][hòu][ǒu][gēng][bàn]

平仄:仄仄仄平仄

白水弄青秧,晨烟著柳行。
羇怀正飘泊,陂路转微茫。
苹际鹭鸥下,塍边菱荇香。
相从寻胜事,萧飒兴何长。
隐水官桥路,将军甲第新。
绿沉闲结绣,棐几净无尘。
下榻喜宾至,问田怜我贫。
相逢便倾倒,晚岁定情亲。
青云两高士,肯伴老夫游。
方驾相追逐,通宵复献酬。
诗书嗟夫计,农圃话良谋。
日後耦耕伴,悬知总白头。

查看原文

注释

【耦耕】二人并耕。后亦泛指农事或务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日】

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

《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

《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

《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疏》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爲一日。

《禮·曲禮》外事以剛日,內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註》迎長日者,建卯而晝夜分,分而日長也。

《左傳·文七年》日衞不睦。《註》日,往日也。

《左傳·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御。《註》皆典歷數者。

《史記·日者傳註》卜筮占時日,通名日者。

《集韻》而力切,音眲。義同。

《韻補》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賦》審機動之至微,思遺餐而忘寐。表略韻於納素,託精誠於白日。《類篇》唐武后作。

【後】

後【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躓之也。《玉篇》前後也。《廣韻》先後也。《詩·小雅》不自我先,不自我後。

後嗣也。《禮·哀公問》子也者,親之後也。《書·蔡仲之命》垂憲乃後。《左傳·桓二年》臧孫達其有後于魯乎。

《集韻》亦姓。

《韻會》然後,語辭。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厚去聲。《增韻》此後於人,不敢先而後之,先此而後彼之後也。《老子·道德經》自後者,人先之。《論語》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詩·大雅》予曰有先後。《傳》相導前後曰先後。

《廣雅》娣姒,先後也。《前漢·郊祀志》神君者,長陵女子,以乳死,見神於先後宛若。《註》兄弟妻相謂曰先後,古謂之娣。今關中俗呼爲先後,吳楚呼爲妯娌。

叶後五切,胡上聲。《揚雄·趙充國圖畫頌》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後。

【耦】

耦【未集中】【耒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五口切《集韻》《韻會》《正韻》語口切,。《疏》兩人耕爲耦。

凡二人爲耦。《左傳·襄二十九年》射者三耦。《註》二人爲耦。《周禮·天官·掌次》射則張耦次。《註》耦。俱升射者。《疏》天子大射六耦,在西郊。賔射亦六耦,在朝。燕射三耦,在寢。

《射人》王以六耦,諸侯以四耦,孤卿大夫以三耦。《莊子·齊物論》嗒焉,似喪其耦。

匹也,配也。《左傳·桓六年》人各有耦,齊大,非吾耦也。《宣三年》石癸曰:吾聞姬姞耦,其子孫必蕃。《註》姞姓宜爲姬配耦。

《釋名》遇也。《前漢·高帝紀》耦語者棄市。《註》耦,對也。

《玉篇》不畸也。《易·繫辭》陽卦奇,隂卦耦。《註》陽卦二隂,故奇爲之君。隂卦二陽。故耦爲之主。

通也。《淮南子·要略》所以應待萬方,覽耦百變也。《註》耦,通也。

地名。《列子·說符篇》牛缺者,上地之大儒也。下之邯鄲,遇盜於耦沙之中。

人名。《左傳·文十五年》宋華耦來盟,其官皆從之。《註》耦,華督曾孫也。

姓。《五音集韻》漢有侍中耦嘉。

《韻補》叶語綺切,音擬。《詩·周頌》駿發爾私,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叶五舉切,音語。《楚辭·九思》言逝邁兮北徂,叫我友兮配耦。日隂曀兮未光,闃窕兮靡睹。

【耕】

耕【未集中】【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畊《唐韻》古莖切《韻會》古庚切《正韻》古衡切,音更。《說文》犂也。古者井田,故从井。《易·无妄》六二不耕穫,不葘畬,則利有攸往。《禮·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山海經》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正字通》凡致力不怠,謂之耕。

假它事代食,若力田然,亦曰耕。《揚子·法言》耕道得道,獵德得德,是獲饗也。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拾遺記》賈逵門徒來學,不遠千里,獻粟盈倉。或云:逵非力耕,所謂舌耕也。《任彥昇·薦士表》旣筆耕爲養。《唐書·王勃傳》心織而衣,筆耕而食。《宋史·王韶傳》家酷貧,執卷不輟。家人誚其不耕。韶曰:我嘗目耕。

人名。《史記·仲尼弟子傳》司馬耕,字子牛。

鬼名。《山海經》東南三百里曰豐山,神耕父處之。《張衡·東京賦》囚耕父於淸冷。《註》耕父,旱鬼。

鳥名。《山海經》西北一百里,曰堇里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鵲,靑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靑耕,可以禦疫。

琴曲名。《張衡·思賦》嘉曾氏之歸耕兮。《註》琴操曰:歸耕者,曾子之所作也。

【伴】

伴【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蒲管切,盤上聲。侶也,依也,陪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薄半切,盤去聲。義同。宋時有館伴使。

《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判。《詩·大雅》伴奐爾游矣。《註》伴奐,閒暇意。

《韻補》叶皮變切,音卞。《楚辭·九章》衆駭遽以離心兮,又何以爲此伴也。同極而異路兮,又何以爲此援也。援音是願。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