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乾坤

出自:元代·侯善渊《酹江月》

拼音:[zhǎng][wò][qián,gān][kūn]

平仄:仄仄平平

茅庵潇洒,静无尘、独坐垂帘孤僻。镇日闲闲清澹泊,别有恬然活计。握固存真,心无杂念,忘我兼忘世。玉婴神变,自然与道相契。光明照耀十方,凝空灿灿,大阐非为细。遍纳无极通造化,物物头头俱济。掌握乾坤,完容法体,玉貌真清丽。超凡出世,上朝三*神帝。

查看原文

注释

【掌握】1.控制;主持:掌握主动|掌握政权|掌握分寸。 2.了解、熟习并加以运用:掌握知识|掌握技术|掌握规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掌】

掌【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章上聲。《說文》手中也。《增韻》手心也,謂指本也。《論語》指其掌。《禮·中庸》治國其如示諸掌乎。《註》示讀如寘。《疏》如置物掌中也。

職掌,主也。《書·周官》冢宰掌邦治。《禮·樂記》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

鞅掌,失容也。《詩·小雅》或王事鞅掌。《箋》鞅,猶荷也。掌,謂捧之也。負荷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疏》言事煩,不暇爲容儀也。

姓。晉琅邪掌同,前凉燉煌掌據。

《本》《草》水蛭。一名至掌。《爾雅·釋蟲》蛭蝚,至掌。《正字通》古作。後譌作仉。孟子母仉氏,今作掌。

【握】

握【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渥。《說文》搤持也。陸佃云:持五指也,在外爲持,在內爲握。《詩·小雅》握粟出卜。《儀禮·鄉射禮》箭籌長尺有握。《註》握。本所持處也。《又》大夫之矢,則兼束之,以茅上握焉。《註》握,謂中央也。《禮·王制》宗廟之牛,角握。《前漢·律歷志》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

《集韻》烏谷切,音屋。小貌。《易·萃卦》若號一握爲笑,鄭氏讀。《前漢·司馬相如傳》委瑣握,局陿也。

《爾雅·釋言》握,具也。《疏》握持辦具也。《鄭註》握卽屋字。

與幄通。《周禮·春官·巾車》翟車貝面組總,有握。《註》有握,則無蓋矣。如今輧車是也。《釋文》握音屋,又烏學反。

於切,音漚。喪用束手者。或作䌂。

【乾】

乾【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漧渠焉切,音虔。易卦名。《程頤曰》以形體謂之天,以性情謂之乾。《本義》乾,健也。《釋名》乾,進也。行不息也。

馬飾曰連乾。《顧況詩》金鞍玉勒錦連乾。

姓。

州名。古雍州地,唐置乾州。

《唐韻》古寒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寒切,音干。燥也。《詩·王風》中谷有蓷,暵其乾矣。《左傳·僖十五年》慶鄭曰:張脈僨興,外彊中乾。

乾侯,地名。言其水常竭也。今廣平府成安縣,卽其地。《說文》。

桑乾,河名。卽濕水。《水經注》濕水,出鴈門隂館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又東過涿鹿縣北,又東南出山過廣陽薊縣北。

乾沒。《史記·張湯傳》始爲小吏乾沒。《註》言掩取貨利,沒爲已有,如水盡涸也。

《韻補》叶渠巾切,音勤。《邯鄲淳受命述》治詠儒墨,納策公卿。昧旦孜孜,夕惕乾乾。叶下人。

叶經天切,音堅。《韓愈詩》新葉大,瓏瓏晚花乾。靑天何寥寥,雨蝶飛翩翩。《註》乾,花色不潤也。

【坤】

坤【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巛音髡。地也。《釋名》順也,上順乾也。《易》卦名。《象傳》地勢坤。《說卦》坤爲地。

叶巨員切,音拳。《桓君山仙賦》氾氾濫濫,隨天轉旋。容容無爲,壽極乾坤。《蘇軾·服胡麻賦》至陽赫赫,發自坤兮。至隂肅肅,躋于乾兮。《說文》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古作巛,象坤畫六斷也。別作。䝿,古貴字。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