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郡徼西南

出自:宋代·韩缜《句》

拼音:[liè][jùn][jiǎo,jiào][xī][nán,nā]

平仄:仄仄仄平平

唐蒙论巴蜀,通道至卭僰。
列郡徼西南,夷居半岩壁。

查看原文

注释

【列郡】1.诸郡。 2.谓建置郡治。 3.大郡。
【西南】一般指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列】

列【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良薛切《集韻》《韻會》力櫱切,音裂。《說文》分解也。《廣韻》行次也,位序也。《前漢·韋玄成傳》恤我九列。《註》九卿之位。《顏延之·曲水詩序》婆娑于九列。

軍伍。《左傳·僖二十二年》不鼓不成列。

布也,也。《班固·西都賦》陛戟百重,周廬千列。

《周禮·地官·稻人》以列舍水。《註》列者,其町畦,必使平垣,則水可止舍也。

姓。《廣韻》鄭有列禦。

《集韻》力制切,音例。比也。

【郡】

郡【酉集下】【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渠運切《集韻》《韻會》《正韻》具運切,羣去聲。《釋名》郡,羣也。人所羣聚也。《韻會》《說文》云: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爲百縣,縣有四郡,是縣大而郡小也。秦幷天下,置三十六郡,以統其縣。漢遂因之。自隋唐以來,廢置不一。宋元設府于州,明制屬州於府,而郡之名遂廢。

【徼】

徼【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古弔切《集韻》吉弔切,音叫。《說文》循也。《前漢·百官表》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註》師古曰:徼,遮繞也。

《韻會》邏卒曰游徼。《後漢·臧宮傳》少爲縣亭長游徼。《註》每鄕有游徼,掌循禁姦盜也。

《玉篇》邊徼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南至䍧牱爲徼。《註》徼,塞也。以木柵水,爲蠻夷界。

《廣韻》小道也。《班固·西都賦》徼道綺錯。

《韻會》一曰徼妙。《老子·道德經》常有欲以觀其徼。

《唐韻》古堯切《集韻》堅堯切,叫平聲。《玉篇》要也,求也。《左傳·昭三年》徼福於太公。《註》徼,要也。《禮·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疏》徼求榮幸也。

《廣韻》抄也。《論語》惡徼以爲知者。《註》徼,抄也。抄人之意,以爲已有。

《集韻》伊消切,音邀。遮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徼,倦也,謂遮其倦者。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